学校在2018年提出科研兴校的口号,于是在那一年,组建了“科研兴校”微信工作群,这个群里面的成员都是每个年级组的教研组长和各学科的备课组长。
群里面的主要工作有四点:一是转发上级有关学科组建设、优质课评选、教研活动等的通知;二是学校的业余活动比如听课评课、期中期末考试等工作的安排;三是各学科组开展业务活动比如集体备课、听课情况的材料上报;四是转发一些其他公众号里面有关教师成长、师德修养、学科建设等的好文章。几年来,科研兴校工作群见证了学校的发展,也见证了教师的成长。从这个群里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县级骨干教师、县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甚至是走出了省级名师培育对象,他们的成长有目共睹,有了他们,学校就有了发展的不竭源泉。
进入新学年,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的思索,思索着能让老师们快速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发展的途径,思索着培养出一个个能够走出去讲座、走回来上课、坐下来写书的优秀教师。给领导汇报之后,决定从本学期开始,让群里的每一位老师写一写教育故事,因为每一个教育人每天都与学生待在一起,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也就数不胜数,写写教育故事,对老师们来讲应该是小菜一碟。写好后学校会对文章进行审核编辑,再配上老师的简介和生活照片,在学校的微教研公众号里面对老师的故事进行推送。
说干就干,本学期一开始,我就按照学科组的顺序,安排了“我的教育故事征文”值周表,每周安排一名学科组长撰写教育故事,组长写好之后,把教育故事连同自己的简介和生活照片发给教务处的贺老师,再有贺老师对文章进行审核编辑,并在公众号中进行推送。
现在想来,真的是要感谢逼自己一把的人,往常没有安排值日表的时候,让大家写东西,大家都是你推我我推你,很少能有完成任务的,而现在值周表已发,每个老师都有写作的机会,再加上每周我都会提前提醒值周老师,让他尽可能的提前完成,以便留出一定的时间对文章进行审核,编辑好在周五之前能将文章推送出来。
这一招还真灵,一学期下来,每周的值周老师都认真撰写了自己的教育故事。往常感觉只有文科教师能写的教育故事,没想到理工科的老师写起来也不逊色,甚至技高一筹。
从大家的故事中,不难看出每一位老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倾注了许多心血,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跃然纸上,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科研兴校群的教育故事还在继续,对这些已经写过的老师来讲,原来不曾想过自己能写出来的文章,却在这样的时刻写成了文,可能他们自己都不会相信,写教育故事其实也没有那么难,难得不是写作的过程,而是开端,难得不是写的好坏,而是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