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姚国建主编,45万字的汉语写作教材,淘宝买来71天后终于读完了。
作为第一本系统读完的写作教材,心中不免有些想法。我们谈写作,其实最核心和基础的无非就两个方面:写作能力训练和写作实践训练。这二者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现实社会中就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世界上的大文豪和著名作家很多并非受过正规教育,更别说接受文学和语言方面的专业化训练了,但这并无法阻止这些伟人的成功之路,他/她们靠坚持不懈的写作实践和顽强毅力最终成功步入文学殿堂甚至巅峰地位,如高尔基,中国的沈从文、巴金、铁凝、陈寅恪、韩寒等也是很好的例子。另一方面,很多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的大学生,他/她们可以说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是因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不幸是因为为之自豪而导致骄傲,缺乏写作实践经验最终在文学领域真正有成就的并不多见。难道是理论不重要吗?错,不但重要,而且极其重要。这样举例子只是想说明理论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写作也一样。
写作实践非常重要。写作能力,或者写作理论的本质其实也是来源于写作实践,写作理论对写作实践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既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那么关于写作理论和写作实践到底哪个更重要其实是难分伯仲的,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言归正传,因为《基础写作》这本教材由两部分构成,上半部分是写作能力训练,下半部分是写作实践训练。
个人感觉:一切关于写作的理论依据都是从古人或名人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得来,当然会打上明显的时代烙印。非常著名的一些讲解写作理论指导或鉴赏的名著,如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清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都是在总结概括前人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实践经验。
有人说:文学即人学。也有古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既然如此,我们学习写作,表面上在学习写作理论和写作能力、写作技巧等。其实更深一步讲,我们在研究已经在写作方面取得成就的人的世界,以及我们对成功作家的一种仰望抑或是解剖,我们想了解他/她们的世界、出身、经历、性情、缺点、秘密、所处的环境、灵魂、软弱、梦想……
我们学写作,继而会学习研究写作的人,然后会研究社会的人。写作的最高境界是文学,或者说是诗歌,因为诗歌是最凝炼的。研究文学自然会研究文学家,继而推断出:研究写作其实就是研究人。因为写作的主体是人,即使对象成千上万,数不胜数。
可能有的读者会迷惑,我究竟想表达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啊。
我们作为一个写作小白,一切知之甚少,这一点不可怕。因为当你接触一些写作理论后,你发现还是无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写作实践。理论永远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
最后还是一句话。要多写。多读书是必要的,但是多写更重要。用你的心去写,写真情实感、不断锻炼形象思维,因为形象思维是文学的核心。如果可能,尝试着写日记、读后感、诗歌、散文、小说,甚至剧本。如果不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写什么?能写好什么?其实很多写作能力是能够融会贯通的。如果实在写不出的话就可以先停下来,认真读一本写作理论指导的书。比如《写作基础》,读完后对写作肯定有帮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