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年中起开始重拾二级市场投资,原本预计每个月做一个总结,事情太多落下了。趁有时间,按品类做一个简单的复盘吧。
一、ETF基金(占总金融资产的10%左右)
操作纪律:
1、分散投资:分为钢铁、银行、标普、MSCI、红利五个子领域;
2、关注损耗:选择了拜入费率打折,年管理费<=1%的基金;
3、被动投资:原则上每日定投,指数超过3000点暂停定投,上证指数超过3200点分批次总共卖出50%份额,上证指数超过3400点分批次卖出剩余50%份额,依次类推。
复盘成绩:
自2019年7月22日起开始定投,仅能算账面浮盈,约有4.43%的收益率。同期上证指数涨幅3.21%
二、封闭式基金(占总金融资产的10%左右)
操作纪律:
1、关注成本:购买时的折价率至少高于7%(折价率低于6%适当减持)
2、关注预期分红:剔除所有净值在1元以下的基金
3、仅投资偏股型基金(波动大营利性强):持仓中股票占比高于85%
复盘成绩:
8/13,买入财通福鑫,当时折价率约8%,持有至今约18.86%账面浮盈,今日折价率7.8%,同期上证指数涨幅9.32%
8/27,买入东证睿阳,当时折价率约10%,持有至今约1.91%账面浮盈,今日折价率10.9%,同期上证指数涨幅4.36%
三、可转债(占总金融资产的15%左右)
操作纪律:
1、可转债打新逻辑:所有拟上市可转债均申购
2、股票套利逻辑:比正股折价率高于8%以上的可转债二级市场买入
3、持有待涨逻辑:溢价率低于10%且价格小于120元单个分析
复盘成绩:
1、打新收益稳定,但中签率低,平均收益有10%左右
2、股票套利逻辑均未获利了结,主要挣溢价率收敛的钱。
3、转债套利直接买入转股套利成功操作一次,为崇达转债与崇达技术,当时溢价率为-1.6%,结果需要承担t+1交易股价波动风险,风险较高。
4、持有待涨暂时没有持仓,在考虑具体标的需要满足的条件。
四、股票(占总金融资产的65%左右)
1、8月初东软集团风波后,技术面于8月15日出现阳包阴走势,但当时对此股票万念俱灰,没有参与。
2、辛辛苦苦t+0交易攒下的些许成本优势,在踏空和买入就跌的面前,拉低了整体收益,耗时耗力不讨好。
3、上一轮波动中表现坚挺的白马股,在这一次调整中的跌幅超出预期,对股票轮涨有新一轮的认识。
不足之处:
1、对于风险的识别还略显稚嫩
2、现金管理的执行力度差,导致部分操作过于慌乱
3、输入价格的时候有输错的情况,虽然仅损失几十块,但值得警醒
改进措施:
1、股票的份额需要减少,更多的持有现金或者其他低风险金融资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