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英雄,成功的英雄固然堪羡,但失败的英雄又何尝不悲壮,令人同情,令人钦佩,也令人叹惋。
而在失败的英雄中就有这样的一种类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比如孔孟,明知其道屡屡碰壁,与现实不相融,但依旧周游历国,望其道庶几可行。
当其道难行,其理想不得实现之时,其自我就没有过失落、纠结、痛苦、挣扎吗?作为一个有正常情感的人,有这类的感情也实属正常。“累累如丧家之犬。”孔子不就在自嘲吗?
那么他们能接受失败的自我吗?孔孟他们不能也能。不能是他们坚信自己的道是有价值的,也许在内心笃定现世实现不了,后世一定可以实现的。能是因为他们知道人力有限,除人力之外还有天道,尽人力听天命,成败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孔孟可以和自己和解,虽然不甘自我的失败,但终究能坦然面对失败。可是不如孔孟之人多矣,如果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所爱之事不可成,那么他们还会坚持下去吗?如果他们放弃了但再也找不到其他所爱之事可为,他们能接受这样失败无为的自己吗?或者,他们在践行所爱之事的过程中,屡屡失败,不禁怀疑所做之事不可成,那么他们还会坚持吗?如果真的坚持了,最后一事无成,他们不会后悔吗?
和自我和解,在这时候就找上门来了。接受真实的自我,接受自我的平凡,接受你无力改变的现实,就顺其自然的生活吧。这固然可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失败带来的苦痛,但如果不能掌握好和解的分寸,却极易陷入庸常之中,不利于自我潜力的激发和发挥。
所以说,成功的英雄固然堪羡,但失败的英雄如果拼尽了全力和命运搏斗,同样让人欣赏。在历史和现实中,成功的还是少数,失败的是大多数,但如果你拼尽全力了,无怨无悔了,即使失败了那也是好样的,和自我的和解应该就在彻底无望的失败之后,而不应该一遭挫败之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