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表舅家却不那么认为。
我的姑婆,陈老太,今年已经九十岁了,膝下有三儿一女,儿女膝下又有几儿几女,近几年还有了重孙子。已经是儿孙满堂了,可以说是应该享儿孙福的时候。
姑婆身体硬朗那些年,我那几个表舅时不时就接她到自家家里吃住,姑婆还能帮忙干些家务活,带带重孙子。她逢人就说自家孩子孝顺,自己命好。
村里人私底下打趣说,儿女孝不孝顺,不是看父母健康的时候,而是看父母需要端屎端尿的时候。
确实是这个理儿。
近几年,姑婆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不是心慌就是头晕的,出入医院的次数也频繁了起来。
说到要带姑婆去医院看病,三个表舅就开始互相推脱起来,大表舅说今天要挑菜到墟上卖,二表舅说要带重孙子去上户口,三表舅说自己得了高血压还得靠儿子照顾着,小表姨那边就更不用说了,连电话都不接。
谈着谈着,就谈不拢了,还吵了起来,把村委会都招过来调解了。最后的调解结果是,仨儿子每个人轮流照顾老母亲一个月,医药费平分。
赡养风波只是按下了暂停键。
后来正式开始轮流赡养姑婆的时候,三个表舅对她的态度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姑婆腿脚不好,蹲粪坑不方便,想让她大儿子给她在房间里放个桶。大儿子马上就反对了,“你在老三那住的时候可没有这样的,你就是偏心小儿子,把这儿弄得臭气熏天的,来折磨我。”
轮到去二儿子那里住的时候,姑婆说想喝点汤,结果儿媳妇给她煮了一大锅鸡蛋汤,上面飘着俩菜叶,姑婆干看着他们一家子在饭厅里喝着骨头汤。还好,孙媳妇是个明白人,给她端了一碗骨头汤。姑婆儿媳妇不乐意了,“老了喝了也吸收不了。”
老太太哽咽着说了一句,“你也会老的,以后阿莲(孙媳妇)也这么跟你说。”
小儿子对她稍微好点,该吃该喝该穿的都大方给,但他也自顾不暇了,老婆早些年就病没了,他还得了高血压,儿子儿媳妇对他也不怎么照顾。因此他天天跟老太太抱怨,“你命比我好啊,有三个儿子轮流照顾,我有病,还没人照顾,说不定我死得比你早。这人老了,就没用了。”
老太太听到自己儿子会死在她前头,哗哗地大哭了起来。
后来,老太太成天坐在儿子家门口,念叨着,人老了就没用了,讨儿子嫌,女儿也不来看她了。路过的村民都劝她放宽心。
过了不久,老太太耳聋眼花的症状越发严重。每天,儿媳妇对她絮絮叨叨,她也听不到了,没啥反应,以前看到重孙子会欢欢喜喜地去抱一下,现在跟没看到似的。
儿子唠叨她老折腾人,她也不回话了,每天,就是儿子端饭过来她就吃,吃完就坐在门口,不吭声,坐一会就回房间睡觉。
好心的亲戚邻居来看她,给她红包,她看了一下,就收到里衣口袋里去,然后紧紧抓住对方的手,啥话也不说,也不晓得她认不认得人。
老太太把这些红包放在里衣口袋,每晚枕着睡,偶尔拿几张出来,叫儿子或者儿媳妇买肉给她吃。
既然是老太太给的钱,他们买了就大伙一起吃,也给老太太饭碗里添点肉。
大伙都说,老太太开始老糊涂了,不认人,也不搭理人。有时候儿子家因为婆媳关系吵到天翻地覆,都动手了,她也只顾自吃自饭,自睡自觉。
说来也奇怪,老太太除了耳聋眼花,身体反而没啥大毛病了。
老太太真的糊涂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