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

我的童年总是伴随着阳台上各种铁器的敲击声,无论春夏秋冬总是如此,那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那个声音的来源一直都是一个老头,一个从我一出生就是满头白发的老头,这个老头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的烟瘾很大,可能是从小跟着我我曾祖母耳濡目染的缘故,我的曾祖母和他的丈夫也就是我的曾祖父是一对传奇,曾祖父当过教书先生,做过地下党,打过日本人、国民党还有麦克阿瑟,可惜刚刚胜利就病逝了。
而我的曾祖母是一个独身一人拉扯大四个孩子的伟大母亲,在他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爷爷十几岁时才有了第二个孩子,不过紧接着第三个第四个就陆续降生,到余下的四五十年却只剩下她自己来抚养这些孩子们,曾祖母的烟瘾更大,我上小学时曾祖母已经八十多岁,但烟不离手,爷爷的这一爱好的出处大概跟此不无关系。
童年的前半段是在爷爷家六十平米左右的家属楼里度过的,不到四平米的阳台上是爷爷的乐园,每天他都会窝在阳台上捣鼓着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意儿,爷爷会好多手艺,他最拿手的应该是木匠手艺,他的手艺似乎没有师傅教全凭自己琢磨出来的,同时爷爷也很爱养花,他的花有的连花盆都是自己做的,爷爷的花千奇百怪,我也在那时认识了很多种。
我童年的“武器库”三分之一是爷爷提供的,什么木剑、木枪等,我父亲是独生子,我也是,正因为如此,爷爷对我疼爱有加,小时候就愿意爷爷接我放学,因为那样玩具和零食可以随便买,尤其还甚是喜欢爷爷骑三轮车,那样我可以坐在车斗里,沿途看路边的各种“风景”,后来沿途的那段路被规划成了自行车道,让我惋惜了好久。
爷爷是军人出身,父亲也是,但父亲和爷爷是两类,父亲更多的是痞气,而爷爷更多的是儒气。如果说按学历算估计我们四代人加一块也到不了硕士,但唯一的不同在于读书这一点却没有荒废,爷爷有一个书柜,多年后我才仔细的翻找过,里面的书种类繁多,也年代久远,都是爷爷的,爷爷很爱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不会也不懂英文,记得那时候有一部电视剧叫《小留学生》,里面的一个英语没过关就出国的男生问店老板面包价格时候忘了是用“How much”结果说成了“好吃嘛”“嘛好吃”这个剧情让爷爷笑的前仰后合,也常常拿此逗我,不过从那以后爷爷让我每天教他五个英语单词,爷爷每次都很认真的记,不过大概坚持了一个月左右就放弃了,不是爷爷的原因而是因为我自己都没有记住,而好多单词爷爷确是记了很久后才忘了。
爷爷和父亲的关系并没那没和谐,用我父亲的话在我十岁前爷爷跟我说的话比跟父亲四十年来说过的都多,爷爷在外人面前是很内向沉稳的,从不多言多语,爷爷喜欢看书,最早的西游记不是看电视而是爷爷讲给我的。
后来初中时爷爷的脑溢血再次复发,结果压迫了舌头上的神经,导致不能正常说话,曾经那个爱笑爱开玩笑的爷爷沉默了,一年之后我去外地上学每个月回家半天,和爷爷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去年买了新房爷爷也搬了家,老房子租了出去,至此我童年的梦彻底做完了。
中秋佳节,独在异乡,祝愿身体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