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是在镇上读的,当了三年班长。我们那一届有七个班,大约四百人。第一年班里有60个人,第二年剩下50个,初三剩下40个,最后参加中考的只有20个。一半人拿了初中毕业证就出去工作了。最后考上县城一中的,只有两个,包括我在内。
我们那一届是突破性的一届,可以载入校史。第一次突破个位数,一共17个人考上了一中。一中每年录取400个人,其中三百人来自县城的两所初中,剩下100个名额,下面十所农村中学分,你看我们占了17%呢。
这17个人中,9个女孩 ,8个男孩。其中只有一个女孩没有考上本科,剩下8男8女去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只有一个女生继续读研,五个男生继续升学。记得上小学时,每当外人夸我成绩不错,外婆就说,女孩子现在会读书有什么用,以后就不行了。结果真的验证了这句话。到后面,会读书,读到底的多是男生。我不知道为什么。
读书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一条路。但是真正在这条路上走到底,走得好的还是少数人。我们初中那届近四百人里,最后差不多二十个人上了本科。包括我这种上了个扩招后的地方二本院校的。
高中的时候,我们这批人还常常聚在一起。记得有一次,聚会结束,坐同学姐夫的顺风车离开。车上,他说:你们这个年纪能聚就赶紧聚,再过些年,聚会就变味了,女同学比老公比孩子,男同学比车比事业。这句话有没有一语成谶我不得而知。因为已经很多年没参加同学会了。另外,我们那批人到目前为止,有的还在读书,结婚的只是少数,孩子?目前好像一个都没有。车?事业?或许还得等几年。
高中三年,中间文理分了次班。班级很散。在读书期间,我组织过两三次出游。毕业后,从来没有听说过同学聚会。倒是后来好友去补习,说高四补习班感情特别好,我们班当年上二本线的不过十来个人,好多都去补习了。我前桌俩,同桌,还有后桌俩,还有初中班里和我一起考上的那个同学也去补习了。他们那是革命友谊。
时隔这么多年,就算聚了,又能聊些什么呢?现在一对一聊天都不一定找得到话题了。当年大家能聚在一起,地缘因素占了个大部分。换句话说,无论在哪上学,你都能和那批同学玩到一起。那时候能玩到一起,也仅仅那时候能玩到一起。
最后大家各奔东西,再相聚能一起回忆的不过就是那段青葱岁月。关于当下的心情,还有谁能了解?
大学四年,我前后有八个室友,其中六个是同专业同班的同学。到如今,只有一个好友保持联系,前不久刚结婚。其余五个人结婚时,舍友们都没收到请柬。有个更夸张,孩子都生了,我们才知道她已经结婚。大部分都去当了中学语文老师。毕业后,大家好像就淡出了对方的视野,各自回家乡过起了小日子。从没有人提起过同学会。
即便有,我大约也是不愿意去参加的。中学同学中,有谈了十多年恋爱分手了的,有谈了一两年分手了的,有结了婚,生了俩孩子,最后离婚的。在我看来,分手了最好老死不相往来,所以我肯定不会组织老同学聚会。大学同学,我估计是没人能组织起来了。如果老同学愿意,我更倾向于和他们一对一见面聊,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彼此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倾听彼此的故事。一堆人闹哄哄,吃完饭去K歌的聚会,就完全没必要了。
网友评论
深有感触,但是偶尔想起来会觉得自己再逃避过去。
而且那些明明已经疏远可是又要强装熟络的朋友们,实在不知道还能不能算得上朋友。
话说在推上也是如此啊,很多人一开始聊得很起劲,后来发现只不过是一开始的热络,真正的共同语言其实很有限,于是久而久之也就淡了。
我觉得在这点上网络加速了这个过程,无论是相识还是沉淀,都被加速了。
当然,这种朋友圈的最大作用也就是忙了一周或者一个月后大家一起放松放松,一起喝酒一起玩闹。
比较遗憾的是工作以后,和以前的死党头脑风暴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因为大部分都结婚了,头脑风暴的事情就轮不到我了,唉……
身为同学的几年,我觉得是有最大概率认识兴趣爱好接近有共同语言的同道中人的几年,但这是也未必,毕竟大家去学校的原始目的不是去认识朋友的,而是去买文凭的,从这点来说倒是很多课外组织认识同道中人的可能性更大一点,比如简书,或者以前的槽帮(我这是在打广告么?),再或者各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