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贾平凹

作者: 木木RUN | 来源:发表于2018-07-01 17:11 被阅读15次

            放暑假了,天气闷热,烦躁不安,网络成为休息娱乐的主阵地,手机看的人头昏眼花,感觉不能再这样混混沌沌了,顺手拿起这本《生命是孤独的旅程》看了起来,沉默静然。

            陕西有三大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是陕西近现代文学的高峰,让众多陕西人仰望。

            语文课本里收录过贾平凹先生的几篇文章作为课文,各种杂志上收录着许多他写的著作,所以说没见过他及他的文章肯定说不过去。《废都》《秦腔》《高兴》等小说让他名扬海内外,只是从没有看过只字片语,今天才认真看了这一本贾平凹先生的专著《生命是孤独的旅程》,所以题为《又见贾平凹》

            这本书收录的大部分是贾平凹先生的散文,也许中间有部分是小说,文集中并没有特别说明,权当散文来对待。

            很多人说陕西作家在全国文坛上有鲜明的特征,比如烟不离手,再比如一口陕西方言,从不说普通话,即使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也是如此。其实还是以这三位最为典型,也因为他们名气最大吧。很多人诟病,说现代人都说普通话,为什么他们不可以呢?文集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也许在盛唐,关中话就是整个国家的标准语言。他们骨子里有一种作为陕西人的骄傲和自豪,对陕西文化的迷恋和执着。

            从文集中看来,陕西方言遍布全篇,显得朴实和厚重,满书的黄土渣子气息扑面而来。中间有很多词语特别熟悉,写出来却又那么的陌生而遥远。鬼吹火、软和、火烧火燎、骚狐子、完满、寻事、变脸失色、吃了大苦咧、眼睛雾得很、齐楞见线等等,一下子回到了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的农村田间地畔,如故乡的风温暖和煦的吹拂着我们的脸庞,沁人心脾。我久久还在思考,“齐楞见线”是不是应该写成“齐棱界线”,想完之后自己先乐了,到底是纯正的陕西农村人。

          偶尔觉得贾平凹先生的农民气息不能掩盖,不上大雅之堂。当看到《王蓬论》这篇文章的时候,开始惊叹,原来贾平凹先生的文学修养之高是很难企及的,通篇辞藻华丽且精准,对文学的思考深邃而见解独特,写出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绝不等于艺术”震撼人心的艺术鉴赏结论。文章对陕西文学的关注更是爱的深沉,句句揭示其本源,直达其痛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家乡文学情结字字彰显。那不是一个乡土文学者所能拥有的品性和气质,那是文学大师的骨髓和灵魂在舞动。

          《看人》中的“上帝无言,冷眼看世上忙人。”“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了。”哲人般的语言给人久远的思索和醍醐灌顶的启示。

          《画家逸事》一文中写出了艺术大师的信仰和坚守,承诺和矢志不渝,也写出了十年文革中苍凉的背影,其中有石鲁、李世南、黄永玉,还有钱瘦铁。《小白菜》同样描述了文革中的悲剧,揭示了小人物的悲惨一生,苦苦挣扎依然逃不出命运的魔掌。

          《一块土地》写出关于十八亩地四代人的轮回,剔除不了农民的根和魂,只有历史绝裂之后方能彻底断裂。

          《怀念路遥》中写出了文学大家之间的友谊和惺惺相惜,也给我们还原了历史的真相,那就是路遥的逝去是家族的悲苦基因造成的。路遥及四个弟弟都在大致的年龄阶段患上了“肝硬化腹水”的病症,无关于写作劳累,更无关于贫穷。

          《说棣花》是关于十六个自然村的故事,充满了瑰丽的魔幻现实主义,有着中国传统的天道轮回,惩恶扬善的宿命味道。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完美的契合在商州这片神奇的大地上,塑造出一片神奇的大地,一群奇异的生灵。读着读着忽而发现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就在父辈,爷爷奶奶的口中、眼中,传唱至远方。

            看完一篇篇灵动的文章,才明白文学“鬼才”是一笔一笔书写而成,一个字一滴血描画而出。一个远离政治,醉心于文学的朴实憨厚的文学大师形象迎面走来,为陕西有这样的大师而骄傲,踏着他的足迹追寻一朵属于自己的云彩。

    又见贾平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见贾平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qh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