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读的书是老可的《拼的是现在,比的是将来》。写书的人为功利而写,读书的人为功利而读,书里的内容也不愧于“功利”二字所带来的影响力。书读的不多,只看到了职业定位的ATM模型部分,但是从已读过的部分能明显感觉到这本书的实用性。虽然与鸡汤有缘,但废话很少,实际带读者思考的部分与方法讲述部分占了大部分篇幅,不失为一部好书。
每天工作之余,我都会找一些书读一读,无论是app上的电子书,还是放在书架里面的纸质书。看了一些纯文字书籍,也看过一些纯图片杂志,还看过一些图文结合讲述技术的书。相比较而言,自己更偏向于看文字,可能和不爱思考的习惯有关系。因为大部分的时间用来看书了,所以娱乐的时间就少了。偶尔也会觉得生活有点累。
自己也萌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读书呢?是因为兴趣,还是因为应试教育流传下来的习惯,好像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想要成功,创造财富,享受生活,这一点虽然说的通,也很容易理解,但却依然不是我觉得很准确的答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我想可能是因为没有人代替我们去努力吧。无论是王思聪还是俞敏洪,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有可能去实现,而如果自己不去努力,无论身边的环境再优越,没有释放出的潜能依然会在海面以下的冰川里沉睡,未实现的价值也会随着冰川一角的稳固而沉默。
读书能给我们启发,拓宽我们的视野,带给我们新的思考方式。读书能带给我们希望与实现梦想的可能。所以,多读一些书,我们也会成长的更快,从而找到最初的自己,肯定自身优势与自我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