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
“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记

“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记

作者: lqx0509 | 来源:发表于2017-10-24 10:15 被阅读100次

           不知何时起,文艺复兴展览成为了 魔都的热点,从年初的“神美 米开朗基罗”、年中的“创世纪 米开朗基罗”到如今的“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记(以下简称贝利尼展)。

    特展海报

            由于这些特展多为私人美术馆承办,所以门票价格不菲,就这次“贝利尼展”来说,工作日票(网络渠道)70元,双休日票(网络渠道)110元。不过,除了那意识流一般的“创世纪展”外,剩下两个展览都还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而且私人办展的好处在于,一般来说你可以拿着手机随意拍拍怕,只要不开闪光灯就可以了。年初的神美展主要集中于米开朗基罗的经历与成就,相比之下,这次特展借助贝利尼家族的能量,展品之丰富(459件艺术真迹)暂时无展能出其右了。

            比较幸运的是,观展时正逢中午11点展馆的免费讲解时间,跟着三位导览员,先用一个小时通览了五大展厅,大致了解了展览的缘起、展厅布置及重要展品;后来自己又用一个小时重走了一遍,又长了好多姿势。

    一、展览的缘起: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第一板块)

          说起文艺复兴,本来我的第一反应是美第奇家族,这个曾经出过三位教皇、两位法国皇后,创造了文艺复兴鼎盛期的伟大家族。而贝利尼家族,我最初看到的材料,说他属于美第奇家族的分支。正确来说,美第奇家族统治着佛罗伦萨,而威尼斯则属于贝利尼。这一家族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音乐、美术天才,以威尼斯画派承继了佛罗伦萨沉寂后的文艺复兴艺术,也借着对艺术的热爱将许多藏品收于囊中。17世纪由于宗教改革的影响,贝利尼家族举足迁入佛罗伦萨,为了站稳脚跟,女继承人之一希娜塔·贝利尼·德嫁入美第奇家族。有关贝利尼为美第奇之旁支的讹传便源于此。但事实上,美第奇家族已于1737年绝嗣解体,而贝利尼家族却传承至今。并且,从1495年老贝利尼在威尼斯建造的第一座贝利尼博物馆算起,如今在纽约、伦敦、摩纳哥、威尼斯和佛罗伦萨,一共有5座大型的贝利尼私人博物馆,其收藏的展品无所不包,几乎贯穿起了自文艺复兴以来5个多世纪的艺术史。

    贝利尼家族第二十一代传承人、贝利尼博物馆馆长 路易吉•贝利尼

          在本次上海的展览,可追溯至2005年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美术馆的开馆日。当时贝利尼家族的第21代传承人——贝利尼博物馆馆长路易吉•贝利尼也来参加,他与喜马拉雅美术馆创始馆长沈其斌做下了联合创展的约定,而12年后的今天,这一约定终于兑现。因此,展厅的第一部分的主题便是大海,而响彻大厅的则是19世纪贝利尼家族一位作曲家创作的歌剧《NORMA》中的咏叹调《圣洁女神》。两者辉映,有两层含义:第一,象征两位馆长间岁月如海、友情如歌;第二,结合展厅内文艺复兴三杰的视频介绍、达芬奇追随者的蒙娜丽莎作品,象征着艺术创作的连绵不绝。

           在第一板块,有一个录像厅,是播放喜马拉雅馆长的文物讲解的,可惜我赶时间,没有坐下来好好欣赏,比较遗憾。

    贝纳迪诺•路易尼:《李奥那多 蒙娜丽莎:神话》16世纪

            在一系列达芬奇追随者的创作中,最为人瞩目的便是达芬奇学生贝纳迪诺•路易尼临摹的蒙娜丽莎画像(出现最早的复制品)。路易尼被称为“伦巴第的拉斐尔”,这位出色的学生,复制了老师蒙娜丽莎画作上95%的内容,风景完全复刻,也包括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路易尼也尽其所能模仿。至于剩下的5%,就是神似与否的问题了把。

           在蒙娜丽莎的背后,则是另一幅并不常见的《裸体乔康达》。

    《裸体乔康达》,约1516年

          这是一幅由达芬奇构思,其最爱的学徒吉安•贾克莫•卡普罗提(也被称为萨莱)完成的绘画作品。如果说前幅《蒙娜丽莎》做到了形似,那么这幅《裸体乔康达》则与达芬奇风格既有相似之处(人物的神态、姿势),也有不同(画作的明亮风格、眼神更加清澈等)。或许,艺术便是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地突破发展的。

    二、穿越回文艺复兴时代(第一板块)

           看完第一板块,从贝利尼家族的门中经过(这次搬来了好几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门框,也是够拼的),穿越到5个世纪以前。第二板块以贝利尼家族的收藏为主线,以首饰、客厅家具、起居室家具、祈祷室、收藏厅为内容,展品主要涵盖了15-18世纪的收藏,其范围已经超出了文艺复兴。为了塑造当时的气氛,第二板块的墙壁都被布置成了暗红色,地面上也都铺设了红毯,以展现家族的奢华。想象年初这块展厅还在举办敦煌展,一个个房间被切割成石窟模样,而如今新的展览下,再找不出当时的痕迹。不得不感慨一声,策展也是门有趣的活儿~~

    第一展厅:首饰收藏厅

          第一展厅的中心留给了贝利尼家族收藏的各类皇冠。(恕我眼拙,感觉这些皇冠不太好看……)

           相比之下,还是墙上的画作与挂毯、烛台以及陶瓷品更能获得共鸣。

    卡纳莱托《威尼斯大躬廊》

           比如18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风景画家卡纳莱托创作的这幅《威尼斯大躬廊》,有着强烈的纵深感和立体感,看上去就像照片一样逼真。

           这幅无名的挂毯与陶罐也是分外萌萌哒~~~

            当然,第一展厅中,最重量级的莫过于两幅达芬奇真迹

    李奥那多达芬奇自画像,1505-1510年

            画作旁注释着判断为真迹的证据,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达芬奇在创作时常用手去晕染画作,这幅画上留下的指纹,与其在《抱银鼠的女人》上留下的指纹相一致。

    李奥那多达芬奇《骑士》15世纪

            另一件则是达芬奇未完成的作品《骑士》,原本是一本书的夹页,因此至今画作上还留有折叠过的痕迹。画作的特点在于,骑士手上拿的枪,是达芬奇自己想象的一种可伸缩的枪,而坐骑则结合了欧洲马与非洲马的不同特征(不好意思个人对马没啥研究)。

    第二展厅为客厅类家具展厅。

    第二展厅:客厅家具 第二展厅:壁画 第二展厅:客厅家具

            咳咳,纯粹觉得好看,就拍了几张。

             如果要挖掘的话,第一张图,柜子的左边三个雕像,便是贝利尼家族的三大人物——老贝利尼、妻子(不确定?导览员介绍的时候我神游了……)、及他的两个儿子。15世纪的某天,正是老贝利尼从15万件到达威尼斯港口的古代文物中买下了一件古希腊文物,开启了贝利尼家族的收藏史,也激发了贝利尼家族历代人的艺术之魂。

             第三张图的对面,则是美第奇家族角。墙壁上挂着的挂毯刻画着美第奇家族的族徽(百合花王冠)。17世纪两大家族的联姻使彼此如虎添翼,贝利尼家族也因此继承了美第奇家族的一些物品,比如这次展出的这套餐具。

    美第奇家族留下的餐具

            第三展厅为起居室家具展厅。

    起居室摇篮

           这个摇篮好FASHION~~~~

          还有一个巨大的床架,太大了,加上光线问题,感觉有点阴森……

          第三展厅中,有两个《圣母与圣子》主题的作品。

    《圣母与子》,多纳泰罗彩陶,15世纪

             一是来自多纳泰罗的《圣母与子》雕塑。多纳泰罗,佛罗伦萨的第一代美术家(最著名的作品《圣乔治》),在米开朗基罗出名前他就是佛罗伦萨神一样的存在。而米开朗基罗诞生后……我们好像就忘记多纳泰罗了……这尊小型的《圣母与子》只是其众多作品中并不出名的一样罢了。但是,从圣母与圣子的形象来看,多纳泰罗已经摆脱了中世纪刻板化的创作,而力图将圣母雕塑成平凡少女,并着重将圣母刻画成端庄模样,而圣母与圣子间头靠的很近,表现出母子间的亲近。从这点来说,也为拉斐尔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我猜这是多纳泰罗的早期作品,早期的多纳泰罗喜欢把普通人做的和路人甲一样,就好像他的耶稣受难雕塑,被布鲁内莱斯基批评为是山村野夫,如今的这尊圣母看上去也是风尘仆仆了些……当然,后期的多纳泰罗在诸多批评下也开始把宗教人物塑造的自然而美丽了,所以才有了他著名的作品《圣乔治》与《圣马可》

    拉斐尔《圣母与圣子》

          而拉斐尔的圣母,哎哟还需要多说什么嘛!要知道,有一度西方人赞美女性之美,就会说“像拉斐尔画的圣母一样。”

          第三展厅中,还摆放了尼可里尼侯爵夫人的一些嫁妆。其中有一幅《维纳斯与丘比特》。

    维纳斯与丘比特,保罗斯佳沃 1450-1455年

            这件展品本属于美第奇家族,1466年美第奇家族与鲁切莱家族联姻,这便是华丽的“洛伦佐”的妹妹南妮娜,也是后来的侯爵夫人的嫁妆之一,它被绘于另一件展品——婚礼木箱盖子的内侧,而箱内绘画时只能在其拥有者开箱时才能够欣赏的私密图像。双方家庭借此画来祝福新人多子多福。据贝利尼博物馆考证,这是最早的一幅裸体画。(之前认为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最早)。

    第四展厅 长廊 展示了贝利尼家族收藏的青铜器等

            这块内容属于导览员无视的展厅,她以最快速度穿廊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的讲解。后来回过头来看,多数都是些放置于祈祷室的青铜挂件和陶瓷盘,非常精致,但毕竟讲不出什么文物背后的故事来。权当美物欣赏一番吧。

    各种五彩斑斓的宗教画陶盘 各种造型奇特的青铜器

    第五展厅 绘画收藏厅

             第五展厅主要是绘画作品与浮雕作品的收藏厅,画作集中展现了威尼斯画派、弗拉芒画派、卡拉瓦乔学派、拉文纳学派等的作品。和之前布置类似,一些经典作品穿插其中。

    拿着面包的女人身影,卡拉瓦乔学派,16世纪末

           《拿着面包的女人身影》,这幅图的独特在于两点:第一,它并不是完整的构图,可能是从某幅壁画上切割下来的。其次,他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女性(非神话人物)的半裸形象,即便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属惊世骇俗。或许因此,画家才以半侧面的形象呈现女子的婀娜,不过这一构图反而使其更显朦胧优雅。

    牧神与维纳斯,阿格诺罗布龙奇诺,16世纪

            布龙奇诺,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最著名的矫饰主义画家之一,美第奇宫廷御用肖像画师之一。这一具有暗示性主题的画作常常被装饰在贵族的私密空间内,也被称为卧室画。这幅画中牧神的棕色肤色与维纳斯的肤色形成鲜明对比,也可以看到维纳斯在躲避牧神的亲近。背后的两个裸体男孩,左边那个仿佛在呼应牧神的亲近,右边那个则表现出与维纳斯相同的逃离状。所以画作中,一方代表对爱的激情,另一方则代表矜持,使画面充满了戏剧性的矛盾。

    耶稣下十字架,米开朗基罗,彩绘灰泥,1510-1530

            这应该是展览中的沧海遗珠了吧。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的一幅泥塑作品。但是木有简介,导览员也以最快的速度经过。这幅作品尺寸不大,上面的人物更小,所以看不清面部表情,只能看到人们正小心翼翼地将已毫无生气的耶稣从十字架搬下来,整个画面布局既凌乱,又以耶稣为中心显示出信徒们的齐心协力。在正下方,似乎有一个人正跪在地上掩面哭泣,由此烘托出悲壮的氛围。相比《圣殇》与《大卫》能够仔细观察细节、表情,这幅浮雕作品则更有写意的风格。

    《罗马废墟》,16世纪

            剩下的作品中,人物画看的有些审美疲劳了,倒是稀疏的几幅风景画独树一帜。比如这幅罗马废墟。

    三、神话与较量

            第三板块是一个独立展览。由意大利达芬奇理想博物馆设计,主要呈现来自达·芬奇理想博物馆的经典收藏,也通过文艺复兴三杰之间的比拼,来展现三位天才间的图像学对比。这块内容专业性很强,加上导览员语速非常快,所以听得云里雾里的,只好走马观花了。

           这块比较有意思的是,达芬奇理想博物馆把达芬奇的一些奇思妙想的设计以实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很有意思。

           虽然达芬奇唱主角,不过拉斐尔与米开朗基罗也穿插了进来。

    拉斐尔自画像,约1505年 朗弗兰奇的磨刀工人,米开朗基罗,16世纪

           这个作品我也没有太多了解,只知道这位卷发的工人应该是一名蛮族,以蛮族为主角的雕塑在当时也是大胆的突破,而且这一作品倒不像他的其他作品那样彰显力量,工人的表情与动作倒是给我一种纠结感。

    达芬奇的结,阿尔布雷希特 丢勒,1506-1508

          最后,沧海遗珠,被悬挂于某一墙壁顶端的版画——丢勒的《达芬奇的结》。丢勒是谁?简单来说就是大英展百物展上那位画不准犀牛的丢勒……人家可是调版印刷界的一位大师级人物!!这是丢勒在研究了达芬奇手稿后归纳出的作品,表达着一个自然和技法的概括:无限、循环,直至回归永恒。还记得第一展厅中的达芬奇主义吗?达芬奇等文艺复兴的天才们影响着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的艺术家,丢勒也是德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之一,同样丢勒也影响了后来的欧洲雕刻艺术与版画家。

           所以,艺术便是在这源源不断的传承与轮回中,走向永恒。

           附录1:展览的话最起码用两个小时才能看完。而且以个人经验来看,两个小时还是太仓促,真的要仔仔细细通览全局的话,泡一个下午是必须的。

           附录2:展览的微信导览承包给了三个公众号,另外还有一个AR展示的。感觉有些混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xa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