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孤舟明月
《摔跤吧!爸爸》刷爆了朋友圈,炸裂了口碑,豆瓣9.3分,已经封神。《摔跤吧!爸爸》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这部电影好就好在,戏内戏外都是满满的励志和正能量。
先说演员。
主演阿米尔·汗,印度国宝级演员,以52岁的高龄,饰演电影中19岁、29岁和55岁三个人生阶段。
拍摄中,他先完成19岁的戏份,然后疯狂增肥28公斤,达到97公斤的体重,演完55岁的戏份。
然后再花5个月的时间刻苦训练,暴瘦50斤,拍29岁的戏份。
有人问:为什么这么折腾,直接从19岁到29岁,再55岁来拍,不是很好吗?
他说:“那样我就没有动力减肥了。”
动作场面上,米叔的摔跤动作也做得极其专业,已接近职业选手的水准,得到国家队教练的认可,这是得多么艰苦的训练才能做到?!
这是用生命在演戏啊。
米叔真的很拼拼命的不止阿米尔·汗一位演员,剧中的那四位女演员,饰演少年、青年吉塔和芭比塔的四个女孩,全体高颜值就不提了,她们的摔跤动作照样专业,她们是真正的专业摔跤运动员吗?
当然不是!
她们是经过了印度国家摔跤队9个月的魔鬼训练才达到这种水准的。
两个乖女儿每天跑步、锻炼腿部肌肉、举杠铃、前后翻滚、跳、摔……刚开始训练时,全身都疼,都不敢吭声,怕叫疼会被开除。
万一他们说:你不够强大,不能演绎摔跤手,怎么办?
万一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想用你了,这样的话怎么办?
疼不敢说,大吉塔连骨折了都不敢说,直到被剧组发现。
原来体弱身懒的两个小演员,生生练成了斗志满满的母狮。
女儿们长大了有人问:一闪而过的镜头而已,下这么大力气,花这么时间训练,值得吗?
导演涅提·蒂瓦里这么回答:
我们不愿意我们的摔跤场面看起来太假。我们确实有更简单的办法来拍摄摔跤场面,但我们不想降低自我要求。
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电影人的本分和态度。
有个影评人这样评价道:
《摔跤吧!爸爸》过誉了,但它在中国电影面前无比伟岸。
影片的前半部分,有很多温情和幽默的情节。
生第四个女儿时,米叔脸上失望到麻木的表情,让我们看着既心疼又不禁哑然失笑。
当发现两个还没学过摔跤、做“人畜无害”状的女儿把两个小伙子揍得鼻青脸肿、浑身褴褛,米叔意识到女儿身上流着摔跤手的血液,我看到米叔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浑身散发着一种光芒。
被两个小女孩暴揍的男孩子们一语不发,仅凭眼神就能把人物心理演绎得如此精准。
真是神演技,真是好演员。
关于这部电影的意义,很多影评都说透了,关于梦想,关于荣誉、关于女权,关于励志,关于热血……不多说了。
我说一下片中的父爱和母爱。
搂着比赛后累倒的女儿们,眼神坚毅母亲一开始不同意两个女儿参加摔跤训练,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丈夫的主张。虽然中间发了几次牢骚,但是当着女儿的面,从没有和丈夫唱对台戏。这很难得,在孩子们面前保持了夫妻对教育理念的一致性。
当女儿去讨好、哀求母亲,不想学摔跤了,母亲说:这一年之中,你们就忘了有我这个母亲吧。
女儿们立马转身就走,母亲在背后喊:这么快就把我忘了啊。
观众们默默地偷笑了。
被摔跤训练折磨怕了的女儿们互相抱怨,当初不该揍那两个男孩(揍完后被爸爸逼着练摔跤)。只有一次,母亲发飙,反对马哈维亚(米叔饰演的摔跤手)下厨房给孩子们杀鸡做鸡肉,还表示煮鸡肉的锅永远别拿进厨房。(据说这是印度的某种传统,这个说法姑妄听之吧。)
而父亲坚持要女儿学习摔跤,除了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外,更想给他们一条自己做主的人生之路,不希望女儿们沦为结婚生孩子的工具。
她们不需要被男人们挑选,她们有资格去挑选他们。
在印度的偏僻小村那样的环境里,父亲让女儿们和男孩摔跤、穿短裤、剪掉长发,顶着巨大的压力,没有一句抱怨。
村里人的讥笑和嘲讽、世俗的偏见和歧视、官僚的不作为和冷淡、权威的压制和蔑视,甚至女儿的逆反,都没有压垮他。
他默默地承受了所有的压力,秉持着坚定的信念。
在国家体育学院的高官面前,他卑微得像一粒尘埃,苦苦地哀求,不厌其烦地诉说,只为了给女儿一个机会。
他以那样的沉稳、隐忍和智慧,最终帮助女儿获得了一次酣畅淋漓的胜利。
最后他说出了那句话:我为你自豪!
全场泪崩。
母爱似水,父爱如山!
这辈子,我们是父女,我就会爱护你一辈子。
这世上,没人比我更爱你。
我为你自豪!
.
既是父亲,又是教练。地狱式的训练,是他爱她们的唯一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