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年去参加培训课程,认识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其中有个王总是搞期货的,在酒桌上谈起来行情多好,于是大家都往里面投了钱让他操盘。
大约有一个星期,我们看着上涨的行情和收益也是心花怒放,于是每天晚上都出去腐败,这钱也来得太轻松了。
结果没多久,一个浪花过来几乎全军覆没,此后就是一直震荡盘整,再算资金收益,缩水了一大半,有的人就不高兴了,有的果断止损,有的继续观望,我投的少,损失相对也小,但这次投资给了我两个深刻的教训。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碰赚快钱的事情。其次,对那些凡是异口同声的项目心存警惕。
以前在公司,那些提不同意见的同事我觉得别扭,现在则觉得是宝贝,尽管他们有时候的意见非常幼稚。
在公司经营当中,最怕就是一意孤行,没有人给予掣肘。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太多。”
这是传播学大师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Lippmann)的名言。
在创业公司当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特别是那些喜欢搞“一言堂”的老板,他们往往觉得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怕是错误的,下属也不能质疑他的决定。
不然,就是对其权威的冒犯。
我特别不信任这种公司,看起来它们是上下团结一致,实际上“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
但这样的公司一般会有一个发展快速的时期,这主要取决于老板的决策水平,如果他的决策是正确的,那么公司看起来发展也很好,下属只要执行就够了,避免了讨论、争议对效率的损失。
不过,哪有从不犯错的老板呢?
一次大的错误就足以让其血本无归,这在很多破产的中小企业老板那里都有验证。
过去的成功往往会成为现在失败的种子,人是一种有缺陷的生物,在面对成功的时候,很多定力不足的老板就容易发飘,“时来天地皆同力”,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有一种虚幻的掌控感。
而有格局的老板才会保持清醒,比如华为在2000年的时候就登顶全国电子百强首位,但任正非偏偏没有得意忘形,他反而居安思危,喊出了“华为的冬天”的口号,他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企业经营就是如此,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要知道,这个世界是辩证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好就有坏,有福就有祸,这是一体的两面,有好、坏才有人生,有成功、有失败才是企业。
只要是人,就会有短板,再怎么英明的老板也会有思虑不周的时候。
所以要集思广益。
华为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据说就经常争吵连天,有时候因为争吵得太过激烈,任正非还要中断会议,到外面花园去散步平静一下心情。
但真理越辩越明,思想的碰撞往往会形成真知灼见,当把风险和错误、失败的地方都讨论清楚了,就可以针对性地准备弥补方案,不至于在遇到糟糕情况的时候茫然无措,傻掉了。
这种民主讨论的机制就算是影响了一定的决策效率,但无疑是必要的,利大于弊的。
企业不是个人的,而是牵扯所有的员工,每个员工背后都有家庭,如果公司失败了,员工等于在你这里耽误了时间,浪费了青春,这就是罪过了。
从这点来说,越大的企业责任就越大。
理智其实是不受欢迎的,情绪越冲动的地方,就越容不下“异己之见”,在顺风顺水的时候,高唱赞歌是一种政治正确,而提不同意见的人更像是讨厌的、愚蠢的“乌鸦嘴”。
人人都想赢,没人愿意思考自己会怎么输,怎么会跌落谷底。
现在这么说很多人都可以觉得很好避免,但真正到了日常的工作场景当中,该犯错的还是要犯错。
人性是非常顽固的存在,魏征以忠谏闻名,李世民却几次想杀他,只要是人,谁不想听些悦耳之言呢?
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人人想着成功,可在逆风逆水的时候,就是人人都不负责,所以,作为管理者需要对自己有个克制和警醒,在好的时候要有危机感,在坏的时候也要有无可救药的乐观精神。
其实,这就是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