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来,感觉好久没有好好读一本书了,打开豆瓣看到我的想读列表越来越长,突然有种慌慌然的感觉。 反思一下我应该是一个爱读书、爱阅读的人,看到待读列表越来越长,有种像欠了债一般想要赶快还上。
还在读中学时,那时还没有双休,每周只能休息一天。 每到周末一大早就会跑去书店看书,有一阵学校附近开了个租小说的铺子,那时正好迷上看武侠小说,后来就每周末下午去那里看书。 武侠小说字多书也厚,一套下来也不便宜,对于中学时代的我来说还是奢侈品。 老板人还挺好,见我一个学生既不买书也不租书就站那里看,后来就专门给我在书架后弄了个小板凳坐那里看上一下午。 久了觉得不好意思,也勒紧裤腰带省下点饭钱偶尔租上几本带回学校宿舍看,也算报答老板的好心。 那时还没有互联网,偶尔在《科幻世界》上看到介绍美国正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也搞不懂是什么东西。 那个年代互联网还停留在科幻中,世界处于信息匮乏的年代,我还在阅读饥渴的年龄,找到什么就读什么吧。
九十年代末互联网终于从科幻走进现实,到今天信息大爆炸并已严重过载。 最困扰的事情已不再是找到可读的东西,而是筛选出值得读的东西。 即便我通过各种渠道、评价、推荐等筛选出了觉得可能值得一读的书,并放进了想读列表。 但这个列表却在一天天变得更长,阅读的选择焦虑变成了当下的主要困扰。 筛选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阅读花的时间更多,读完发现错了更觉痛惜,最终成为瓶颈的正是我们的时间。
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书或文章诞生,每天我也在花时间去消费它们,生产的速度远远大于自身消费的速度。 然后我意识到其实我不必对这个越来越长的想读队列感到担忧,每次我有时间想读一本书时,就会去想读队列里挑选。 挑选一本与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感受和环境最契合的书来读,这种挑选未必是刻意的,更像一种邂逅。 与文字的邂逅、在此刻我选中了一本书,认真的翻开,认真的阅读,感受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场景、心情与思考。 也许会与作者产生一种跨越时空距离的交流与沟通,无声无言无语,但是沟通已经完成,共情、共鸣与共思等各类感觉就是通过这些奇妙的文字建立了关联。 这就是今天阅读带给我的全部,我不必再为队列变的越来越长感到焦虑,其实今天有很多人从未有个这样的队列,不也一样过的很释然么。
今天我们除了读书还有很多网络信息来源,互联网把时间割裂的更碎片化导致阅读也变得碎片化,但我不喜欢碎片化的阅读。 今天微信的朋友圈和订阅平台也吸走了大量用户的阅读时间,我自己也订阅了不少公众号。 每天这些号都在推送,渐渐又产生了一种小红点焦虑(不消除难受啊),所以最近开始在清理订阅号。 因为我发现我更倾向于订阅和阅读个人作者的公众号,而不是媒体号。 媒体号推送的文字基本属于新闻稿模式,而且风格不一,起的作用仅仅是信息触达,从未产生前面描述的阅读状态。 而个人写作者则不同,读多了一个人的文字慢慢就会感受到这个人的一些特质,进而产生前述的阅读状态。 为了克服微信阅读的碎片化问题,大量的公众号每天不定时推送,我总是集中在晚上过滤筛选一遍收藏后慢慢阅读。 读完一篇就移除收藏,所谓慢慢阅读也只会花上一个小时左右,收藏后却还没读的也是有的,这也是一场邂逅式的阅读。 但对于某些长期出产高质量内容的作者,实际的收藏后阅读中他们都享受着比较高的优先级。
为什么对于订阅号的阅读我限制了每天的时间,因为毕竟此类阅读更多属于广泛式的阅读,起到开阔思维、眼界和了解他人的作用。 我还得留些时间给更深度的阅读,深度阅读会更系统性和目的性,而深度阅读的某些来源正是这样的广度阅读。 广度阅读会给你启发,然后进入某些领域的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才能真正帮助形成成长。 所以我限制了广度阅读的时间,毕竟人生有限,谁又能真正做到广阔无垠,我们只是活在一些特定的点上。 开阔的视野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点,深度则让自己在这些点上活的更实质。
虽然微信碎片化了阅读,但也开创了打赏式阅读。 以前我是从不打赏的,虽然读了不少给我启发的好文章但一想这些大号作者可比我有钱,还要我打赏。 后来反思觉得这是不对的思维方式,打赏只是一种对内容的认可和对写作者的正反馈激励,与钱的关系不大。 所以现在,结合自己的月收入水平和月阅读量水平,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打赏标准,就是 1、2、3 元,参考米其林对餐厅的三星打分制。 打赏的都是至少给我启发或触动的文章,钱不多仅仅表达一些认可与激励吧。
如果有幸读到了这里,最后就想想阅读于你意味着什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