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样

作者: 松加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00:36 被阅读83次

成为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雨

在WeChat上听蒋方舟说了近一个小时的话。一段段一分钟以内的语音讲述着她在东京的一年。

觉得自己离她很近。

但其实这是自媒体愈来愈发达之后给予人的浮光掠影般的错觉。

她的2016年在东京度过,结束时她成为了她应该成为的样子。她说。

那什么是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呢?很难去判定,也很难弄清楚。若没有用心的认真的去感受去思考过,没有花时间与精力去探索去尝试过。是难以知晓什么才是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什么才是自己喜欢的样子。

如她,九岁出书,08年被清华破格录取,22岁就当了《新周刊》的主编。少年天才、神童、美女作家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标签非常多,多过我知道的任何一个作家。

十三四岁时最初喜欢她仅仅来源于羡慕。她太光鲜亮丽也太成功。后来羡慕渐少,转而为欣赏。但羡慕一直都存在着,再微妙都存在着。

她在语音中也很坦诚地说,这些很令人受用的标签与赞美以及成功辉煌的少年时代确实很为她的写作之路提供便利。但后来她也十分受困于这些标签。标签是社会舆论的集大成。她觉得很长一段时间内她是被这些力量强大的社会舆论推动着走,朝一个大众所希望的方向走。而在东京这一年,她停下来真正探知自己的内心,过与北京不一样又相似的东京日常生活。去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思考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Bob Dylan的一句歌词:昔日我垂垂老矣,今日我风华正茂。

她说,2016年之前她是垂垂老矣的少年天才,2016年之后才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作家。

自己最应该成为的样子不是幻想出来的,而是尝试与思考出来的。

我可以去天马行空地幻想自己的生活如何如何优渥,自己多么多么自由自在,潇洒不羁。甚至可以将所有羡慕的生活模样叠加在一起。

但这样其实没有太大意义。也许幻想可以让你有些许动力,让你三分钟热度地下某些决心。可毕竟人人都能如此幻想,难道人人应该成为的样子都一模一样?

当然不是。

所以我们才应该在还年轻的时候多给自己一些机会去尝试新的事物。无论喜欢与否、擅长与否、简单与否。经历的越多,越有可能知晓自己真正最喜欢的模样,自己最应该成为的模样。

与此同时,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你理解过多少种思维方式,感受过多少种复杂情绪,体味过多少次酸甜苦辣,看过多少四季美景,又有过多少的感同身受。都在帮助你认清你自己,了解你自己。

相关文章

  • 模样

    嫁给爱情的样子 是欢喜 是悲伤 是痛快大笑 是嚎啕大哭 是自然而然 由心而生 就像棉花糖一般 五彩缤纷 又纯洁无暇...

  • 模样

    只有在夜晚,起承转合的意念才会逐渐消退,潮水般地潜伏下去,心的模样端然显现。 你渴望的想要的便会露出最初的欲念与呻...

  • 《模样》

    谁的眼睛里噙着泪 大声滴落 弄皱了这生活的诗句 于是那些消逝了的痕迹 我也不再去伸手摩挲...

  • 模样

    曾经在无数个睡不着的夜晚 憧憬着毕业以后的模样 青岛、日照、烟台 我喜欢着靠海的城市 期待三两好友、三室一厅、结伴...

  • 模样

    你们还要我怎样? 我是不是还不够乖巧? 你们还要我怎样? 我是不是还不符合你要的模样! NO! NO! NO!...

  • 模样

    我甘愿用利刃划开皮囊 换得美人骨三两 美得丧心病狂 好让你朝思暮想 你看 分明我已病入膏肓 却还在拼死抵抗 我病态...

  • 模样

    我的城市里没有云烟 让风吹过我胸膛 这回忆里尽是伤 千疮百孔遍体鳞伤 都是苍旧的模样 点一炉沉香 甘愿沉醉在这避风...

  • 模样

    小时候,谁家孩子生的相貌好,走到哪里都会惹人夸赞“这孩子长的真可爱(真好看)呦”,看着孩子犹如花朵般的笑脸...

  • 模样

    常来这块土地耕耕土,清除一下思想中的杂草残根 ,给心灵沐浴一下温煦的阳光,继续播撒希望的种子。像智慧的老者...

  • 模样

    看看我,看看我, 你最爱的人, 就要变成最恨你的模样! 救救我,救救我, 最恨你的人, 多想变成你最爱的模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模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du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