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下友商“当安卓智能手表都选择圆形,为什么小米手表一定要做矩形”的内容瑕疵:
1、方形真的比圆形显示的内容多?未必。
空间利用率乍一看确实方形更高,但其实方形不一定比圆显示的信息多。Google 在 Wear OS 平台应用设计规范中有如下示例。
Wear OS应用布局规范
可以看到,方形和圆形显示信息量一致,只是排版略微不同。为此我特地截了个圆形的图,大家可以参考对比。
友商拿方表的宽作为圆表的直径,得出了方形比圆形显示信息更多的结论,这个结论有些站不住立场。
实际,圆形手表的横向宽度会比方形手表更宽。圆形手表横向显示的内容更多。更符合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方形手表参考红框区域,圆形手表参考黄框区域。)
2、滚动屏幕不再忽大忽小,这是Wear OS H版本的新特性。
Google 在 Wear OS 最新的H版本中已将忽大忽小的缩放改为无缩放的列表样式,我们和其他OEM厂商都在第一时间选择跟进。这是Wear OS平台自己的更新修改,友商需要做什么呢?
另外,我们已加入Google的Wear One计划,未来将定制修改应用列表,应用打开体验更方便。
3、科普:四方位交互就是为圆形手表而生。
我们早在15年就推出了适合圆形手表交互的Cubic UI,我们将手表的信息重新组织,将手表的平面拉伸到三维纵深,创新性的使用四方位交互逻辑。这一套交互理念就是为圆形手表而生,并不是为了方形手表。这种交互形式不仅满足用户快速浏览信息的需求,同时可以扩展更丰富的内容,在效率与丰富内容之前找到平衡。
Wear OS在最新的H版本中,参考Cubic UI交互样式,去掉了左右滑动更换表盘的操作逻辑。取而代之的是语音信息流和应用快捷卡片。Wear OS中类似Cubic UI四方位交互就此出现。
借此机会,顺便分享些TicWatch的应用生态和功能创新。
比起使用 Wear OS 系统,深耕 Wear OS 应用生态才是更难走的路。
我们相信用户不仅需要一块只能看通知消息的手表,而是需要具备更多功能、更多价值的智能手表。为此,2016年我们与Google达成智能手表应用商店的官方合作,成为中国唯一获得官方合作的 Wear OS by Google 应用商店平台。这我们继成为 Wear OS by Google 战略合作伙伴后,再次与谷歌在智能可穿戴平台上为提升中国用户体验而进行的深度合作。
在应用生态深耕多年后的今天,平台已经拥有了近400款第三方精品表盘作品和50+个第三方优质应用。有许多头部应用合作方,比如:支付宝、微信、网易云音乐;也有许多优秀表盘设计团队,比如:COT表盘团队、梦幻表盘团队、方寸表盘团队等。
近期,我们在和咪咕音乐、懒人听书团队沟通合作,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就可以在TicWatch和其他Wear OS系统的手表上获取这些优质内容。
应用生态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和积累。我们期待有更多开发者、合作方参与到Wear OS应用生态发展中,如果您希望为Wear OS应用生态贡献一份力量,欢迎私信联系。
可穿戴行业更需要务实的创新者。
创新不是copy苹果外观,改个Wear OS UI样式的事。创新需要对行业有所洞察,能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和发现行业的未来方向。一路走来,TicWatch一直坚持用户体验至上的创新。
15年,TicWatch 1代为了避免屏幕触控遮挡显示区域,我们使用内置传感器配合AI算法实现了手势识别操控交互。我们还在手表一侧使用注塑工艺增加了一个触摸条并命名为“挠挠”,并对触摸条的滑动或者按动实现上下翻页和确认功能。
TicWear4.0ticwear.com
为了更好的配合多种交互方式,针对智能手表的小屏幕我们提出了一整套UI解决方案——TicDesign。并将其开源,方便第三方开发者调用、借鉴。
TicDesign | TicDesign 设计文档ticdesign.chumenwenwen.com
16年,TicWatch 2系列联合民生通讯首次将eSIM独立网络、NFC功能置入手表,用户可以使用3G网络独立上网、接打电话,使用NFC刷卡支付、乘坐公交。更智能更独立的智能手表也因此走进了大众视野。
18年,TicWatch Pro 将低功耗单色 LCD 屏幕与 AMOLED 屏幕堆叠并将其命名为“双层持久屏”,给智能手表提供两个屏幕、两个系统,分别负责持久续航和全智能体验,各自分别完成各自状态,并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实现两种状态的交叉。解决了“想要续航持久,要么必须牺牲屏幕,要么必须牺牲系统。”这一难题。
维基百科中“创新”的解释是这样的: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去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的定义是推出新事物。
每代TicWatch产品的创新都源自对智能手表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和行业技术的敏锐把握,我们定义“挠挠”交互形式解决操作遮挡实现的问题,使用eSIM解决手表独立上网的问题,使用双层屏堆叠解决手表续航短的问题,TicWatch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创新。
我们欢迎友商加入Wear OS这一开放平台的大家庭,同时也希望友商可以推出创新的新事物,而不是再次发明Apple Watch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