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这句诗是汪曾祺写的,为献给老师沈从文80岁大寿。其实,我认为,也是写给他自己的。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妙不可言。沈从文和汪曾祺,师生两代人,为人处事、爱好趣味像照镜子一样,看见了他,就想起了他。一句话就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件事就能让人铭记一生,不是这句话这件事多么重要,而是两颗灵魂深深的共鸣。
细读《人间草木》,感受最深的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是一个有心人的世界,有心,学无止境;童心未泯自得乐,这是一个有爱的世界,有爱,妙趣天成。
01 有心,发现一切美好
汪曾祺是一个有心人,一草一木,一粟一粒,在他的眼里,皆有趣味。
他是一位生活观察家,慢慢走,去欣赏,一路风景。他无意中看到两位捡枸杞子的老人,马上想到“这是两位会生活,会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人。他们为人一定很好,很厚道。他们还一定不贪权势,甘于淡泊。夫妻间一定不会为柴米油盐、儿女婚嫁而吵嘴。”因为他从中发现了生活的乐趣,甘于享受生活乐趣的人,一定是淡泊的,心境宽广的。
什么是生活的乐趣呢?“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能够去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人,他的心中一定也是充满了美好。生活的乐趣无处不在,沉浸其中,乐在其中,心闲下来,趣味自来。
生活的乐趣是一种心境,你拥有什么样的心境,你便拥有什么样的生活。你能发现生活中有多少美好,你的生活便有多少乐趣。
自得其乐,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人间草木》中,汪曾祺记录了许多自得其乐的故事,有自己的,也有身边友人的。他喜欢米芾的字,“一写米字,犹如寡妇失了身,无法挽回了。”他喜欢中国画,认为是真正是“写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说:“曾画了一幅紫藤,满纸淋漓,水汽很足,几乎不辨花形。这幅画现在挂在我的家里。我的一个同乡来,问:‘这画画的是什么?’我说是:‘骤雨初晴。’他端详了一会儿,说:‘哎,经你一说,是有点那个意思!’”我估计汪老是笑着写出来的,好玩儿。
他喜欢逛菜市场,“买菜的过程,也是构思的过程。想炒一盘雪里蕻冬笋,菜市场冬笋卖完了,却有新到的荷兰豌豆,只好临时,‘改戏’。”买菜做饭,在他眼里,很有戏,他入戏很深。
他喜欢做菜,颇有心得。“做菜待客,须看对象。”“她吃得非常惬意,连最后剩的一点汤都端起碗来喝掉了。不是这道菜如何稀罕,我只是有意逗引她的故国乡情耳。”菜里融入了感情,做者有心,吃者回味。乡情是最浓的滋味,他懂得人心。
他描写身边的师友,一个动作就让人记住了。像金岳霖“他谈到兴浓处,忽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说着把右手从后脖领伸进去,捉出了一只跳蚤,甚为得意。”其神态,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顽皮孩子。这份随意洒脱,可谓苦中作乐。西南联大生逢乱世,教授们生活艰难,返朴归真,有真性情。
他写《葡萄月令》,像一份栽种葡萄的科普文、说明书,如何浇水、施肥,如何剪枝、去须、去芽,事无巨细,像一位种了一辈子葡萄的老农。
如果不是有心人,知识广博,平时又注重观察生活,下笔怎会如此精准、专业、生动呢?
自得其乐,关键在于自己,做一个有心的人,一草一木皆有情,世界到处充满乐趣。
《人间草木》是一趟发现之旅,用心去探索,用情去温暖,用爱去感受。一草一木,山川河流,美食街巷,我们能有鲜活记忆的,哪一样不是“情之所起,一往而深”呢?
这是一个有心人的世界。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吧,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爱。
02 有爱 万物皆有灵魂
汪曾祺更是一个有爱之人,有爱,世界才温暖,心胸才豁达,万物皆有灵魂。
《人间草木》处处充满了爱意,汪曾祺喜欢平凡的小人物,像养蜂人。“女人显然是他的老婆。不过他们岁数相差太大了。他五十了,女人也就是三十出头。而且,她是四川人,说四川话。我问他:‘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他说:‘她是新繁县人。’那年他到新繁放蜂,认识了。她说北方的大米好吃,就跟来了。”
他骨子里是喜欢和同情养蜂人的,说他们的婚姻是“一种农村式的浪漫主义”,他眼里养蜂的女人有“一颗很善良、很美的心。”“养蜂人走了,玉渊潭的槐花落了。”他的文字是有温度的,因为有爱。
与之相反,汪曾祺讨厌伟大、伟人。“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感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
他骂汉武帝像狗一样,我开始吓了一跳,这个太反常了,如此温和有爱的老人,为什么对汉武帝这么反感呢?
他说:“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
看完,我懂了,他是有感而发。他刚刚经历过那个不近人情的“伟大时代”。他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伟大或渺小,伟人或平常人,其实,在泰山面前,都是渺小和平常的。他骂汉武帝,也是一种爱,因为他爱有人性的普通人,他爱有人情味儿的平常人。
中国的知识分子,骨子里是有气节的,是爱恨分明的。
他笔下的西南联大,在炮火轰炸中,因为有爱,而充满了温情。“在野地里被雨淋湿,可不是事!一有雨,我们有一个同学一定是一马当先往回奔,就是前面所说那位报告预行警报的姓侯的。他奔回新校舍,到各个宿舍搜罗了很多雨伞,放在新校舍的后门外,见有女同学来,就递过一把。他怕这些女同学挨淋。这位侯同学长得五大三粗,却有一副贾宝玉的心肠。”
“吴宓先生上‘红楼梦研究’课,见下面有女生没有坐下,就立即走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一些颇有骑士风度的男同学于是追随吴先生之后,也去搬。到女同学都落座,吴先生才开始上课。”
有爱,才有绅士的风度和高贵的人格。
有爱,也使我们这个民族拥有了不一样的气质。汪先生说:“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这是一种大爱,家国天下的深情,也是中国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不管敌人多厉害,我“不在乎”,我们要斗 争到底,决不妥协。越困难,我们越“不在乎”,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有坚定的信念。
所以,他笔下的西南联大,一个个教授,一个个学生,没有忧愁、烦恼和恐惧,泰然自若地生活,妙趣横生地做着学问。
这就是一种“不在乎”的精神,我们现在叫做“自 由”。
《人间草木》里不仅有令人感动的温情小爱,也有执着深沉的家国大爱。
有爱的人,才有趣味,有爱的生活,才算真正活过。
有爱,万物皆有灵魂。
爱是世界最美的语言,也是通行世界的流行语,更是传之后世的不朽文明。
玩物从来非丧志,因为有爱,玩出了生活的趣味,玩出了生命的深度。
著书老去为抒情,因为有心,情之所钟,心之所属。抒人间草木情,留天真痴迷爱。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是见证官,见证优秀,共同成长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