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作者: 芦苇910 | 来源:发表于2018-09-06 11:51 被阅读0次

        最近,“如何进行课堂改革”这个问题令我一直苦恼不堪。有现成模式存在,却仍旧茫然不知所措。但是不改又不行,传统的满堂灌课堂,仅仅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老师表演的是很尽兴,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有没有弄明白,都是未知。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完成了,没有检测,没有巩固,最后=0。

        上半年学精中,我确实有被他们的满富激情的课堂深深震撼到,但初做尝试,细思总结,觉得实行困难。精中的6+1模式(导→思→议→展→评→练+课后限时练巩固)确确实实很能激发学生激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但课堂容量极大,使我望而生畏!原因有三:

        1、学生课下负担重,根本做不到提前预习。没有这一步,课堂上的每一环节都会受限,规定时间内完不成指定任务。所以,我们想要进行课堂改革,必须要有一个过渡过程,而这个过度过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仅凭个人之力难以见效。比如,要有全科的统筹安排,我如果不知预习任务,学生要在什么时间完成?科任老师不在,如何落实学生预习行为,从而确保课堂正常进行?没有强大的行政保障,科任老师无权掌控学生课下时间安排,仅凭课堂40分钟的努力,是改变不了什么的。

        2、课堂容量大,学生基础差,总担心吸收不了。精中的6+1课堂是极为紧凑,进程极快的,对他们来说很多轻而易举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放到我们学生面前就异常深奥、无从着手、不懂如何表达。我曾经尝试过缩小课容量,结果就是进程一步步落下。我真的很好奇精中6+1课堂的雏形,而不是已经发展成熟的可供观摩的成品。

      3、学生自觉性极差。布置下去的早读任务,学生根本不放在心上。课堂上进行自主讨论,学生控制不住自己总会扯闲话。这都使课堂效率大大下降,所以,老师就算决定尝试,没几次就会打回原形。

        方法是有,而且很多,但总不适合。今天听了襄城高中刘选老师的《拟行路难》,一下子豁然开朗。刘选老师的课堂分为五个环节——导学、预学、研学、展学、评学+课后作业。是呀,我们不能确定学生课下是否认真完成任务,为何不把这一环节搬到课堂上来呢,课下就用来检测,重复练习不就好了!课堂上,老师设置适当的课容量,并提出明确要求;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人人参与其中;教师再进一步鼓励指导,假以时日,应该会收到成效。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年级课程整体改制,对于语文,每周配有四节自习时间。这就是最强大的改革保障!基础差,先慢走,直击高考,课容量减少;自觉性差,悉心培养,有句话说的好,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总会朝着你预期的方向发展。反思就到这里,下一步,就是认真制定详细计划(周末完成),下周开始 尝试实施!

相关文章

  • 把课堂还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

  • 把课堂还给学生

    最近,“如何进行课堂改革”这个问题令我一直苦恼不堪。有现成模式存在,却仍旧茫然不知所措。但是不改又不行,传...

  • 把课堂还给学生

    有一天晨诵时间,我在教室的门口,看到了令人惊讶的一幕: 崔依珂:你们背诵的声音高一点好不好? 学生们:好―― 崔依...

  • 把课堂还给学生

    5月9日晚七点,聆听了广西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文蓉副教授的《换个角度看课堂》。课前我在想:课堂是什...

  • 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次期末考试,7班同学进步大,超乎我的预想。追根溯源,反思再三,觉得学生自主研读,课堂有了思维碰撞,作业取舍得当且...

  • 把课堂还给学生

    下课走出教室的时候,路过班级门口的老师看了我笑着说,你上得热火朝天啊! 没错,这节课我觉得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整节...

  • 把课堂还给学生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

  • 把课堂还给学生

    构筑理想课堂是新教育十大理念之一,也是我们教学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努力、探究、...

  • 把课堂还给学生

    “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知行合一”是这节课的核心。我们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我每一次听时老师的课都有不一...

  • 把课堂还给学生

    今天认真观看了朱宏燕老师的《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上好一节课》,受益匪浅。11月份的时候,我也曾在我们盐湖区的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课堂还给学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gt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