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功心理学》:一本专属你的心理学教材

《成功心理学》:一本专属你的心理学教材

作者: 卜哒灵 | 来源:发表于2016-12-07 00:11 被阅读55次
    一本专属你的心理学教材

    在这个充斥着无数契机和可能的信息时代,人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途径通往成功。大家耳熟能详的乔布斯,巴菲特,马云,王健林等大咖被很多人定义为这个时代成功的标杆,有些人试图去学习效仿他们,却在”众说纷纭“的成功学和鸡汤学中无所适从,甚至迷失自己。因为盲目的追求和受他人影响,大家很容易忽视成功的一个重要目标---获取内心真正的快乐。

    电影《后会无期》中王珞丹那句台词记忆尤深,她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成功是不可能被复制的,一来大家对成功的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二来适合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自己。

    正如《成功心理学》标题所写,丹尼斯.韦特利先生在这里不是要向读者灌输成功的道理,而是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在这本书里,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同读者一起去探索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成功之道。这是一本帮助你收获快乐和内心喜悦的方法论书籍。

    作者丹尼斯. 韦特力先生是“人的表现和潜力”领域中世界著名专家,《财富》500强企业高级行政人员培训导师。他曾给许多领域的领袖人物提供过咨询,也帮助过各行各业的人们尽己所能地达成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预测,解释和改变人们的行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寻求内心的渴望和需要,同时解释自己和别人当下的感受和行为,而这些都是获取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成功心理学》详细地描述了成功最基本的几个要素,即自我意识,自我引导,自尊,自律,自我激励,态度,人际关系和资源管理。全书共九章,围绕这这几个主题展开讲解,每一章都会有针对读者的个人日志,测试,练习,引发的批判性思考和延伸性的网络阅读。以此帮助读者去科学地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品质特质,个人技能,兴趣及现有的习惯和状态。虽然是心理学书籍,语言平实,内容上并没有过于复杂晦涩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和一些真实案例去引导读者理解和学习。个人觉得一本好书绝对不是直接告诉读者答案,而是带着读者一起去寻找答案。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指出并评价你的个人价值观,个人品质,技能和兴趣。”在心理学的意义上,即关注自我(包括我们的思想,感觉,态度,动机和行为)的过程。一个主要原则是对待自己诚实,而不是被他人的言行所左右。事实上每个人的个性,技能和兴趣都与职业选择息息相关,

    很多年轻人在刚踏入社会时往往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所以择业的时候更容易被长辈,同僚,环境和薪资待遇等外部条件所影响,真正上班的时候却发现工作内容枯燥或不适合自己性格而产生一定的压力。传统的观念是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就会有回报,我们性格和兴趣上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得不到发挥,内心难以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

    一个看重自我表达,不喜欢秩序的艺术型人才是难以胜任一份会计或者教育的工作。只有在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我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找到工作中的意义。像找另一半一样,面对工作,我们也要学会终于自己的内心。韦特力先生在书里提到了六种常见的工作个性,即现实型,调查型,艺术型,社交型,事业型和常规型,所以在找工作前不妨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再对症下药。

    自我引导(设置目标)

    “自我引导是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向其努力的能力。”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韦特力先生建议人们首先设定长期目标,再去细细思考长期目标所需要的短期目标,并时刻将长期目标凝记于心。同时设定的目标需要满足SMART原则,即具体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现实性和时间相关性。否则,这些目标很可能会因为内容模糊,难以衡量,监督,实施而在一开始就夭折。

    目标设定只是第一步,之后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内部或者外部阻碍。例如所设定的目标是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或者只是为了取悦他人,拥有完美主义而害怕失败,缺乏一定的情感和道德支持,或者是你的计划赶不上变化,无法应对压力和愤怒的情绪,这些都可能导致目标失败。作者提到如何应对这些阻碍会是目标实现的关键。所以书中列举了很多应对压力和愤怒情绪的技巧和方法。

    自尊

    “自尊指的是信任并尊重你自己。”相较于低自尊人群,高自尊人群拥有自信心,善于把握住机会,接受挑战,不容易受一些挫折的影响,从而更有利于达到自己的目标,低自尊人群则更容易产生焦虑心理。由于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或童年时期缺乏爱和关怀,低自尊的人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产生苦闷心理,内心拥有满满的负能量。正如孤独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有的人可以很好利用独处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的人却会因为孤单而感觉被别人孤立或觉得别人不够关心自己,自怨自艾,如作者所说,“真正的孤独指的是为独处而感到悲哀”。

    因此《成功心理学》在这里着重介绍了如何提高人们的自尊,包括如何确立自我期望,学会喜欢自己(自我接纳),运用积极的自我对话和妥善处理批评。

    自律(自我约束)

    “自我约束,即不被坏习惯分心,而是做必要之事已达成自己的目标。”坚持和自我决定是自我约束的两个要素,学会控制冲动是增强自我约束力的有效手段。韦特力先生在此章中着重描述了如何克制冲动,如何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并且列出了做出正确决策的一个完整步骤。 尤其要在这里提到了批判性思维的七个重要标准,即清晰,精确,准确,相关性,深度,广度和逻辑。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要面对更多的事实判断和信息筛选,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伪存真,学会用理性思维看待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单凭感觉。前一段时间的罗一笑事件中,如果更多的人在读取文章的时候,就多一些批判性思维,也许就不会在事后有被欺骗的不甘心,并引发更多的道德争论和批判。

    自我激励

    “激励是促使我们行动,赋予我们精力,方向和恒心的力量。”  积极奖励(如获得胜利的成就感)比消极激励(如对失败的恐惧)更加持久。内在激励(如喜欢,个人成长)比外在奖励(如获得他人的认可,财富名气等)更加持久和令人满意。并且人类的需求(参考马斯洛需求层次)和情感(欲望和恐惧)也会刺激和影响我们的行为。

    因此在这一章节,作者列举了很多克服对失败和成功感到恐惧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愿景提高我们的积极性。涉及克服对待失败的恐惧中,有提到扩大个人的舒适区域,这是很多人处于原地踏步,不能前进和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永远处在学习或生活的舒适区,韦特力先生建议最好的行动方案是一点点移出,这样不至于有太大的压力。

    积极思考(态度)

    “积极思考意味着关注那些有益于我们自己,其他人和我们周围世界的事物。” 乐观的人常常对生活施以微笑,生活的幸福和满意度也会更高。

    在讲到如何战胜消极思考的章节中,韦特力先生引用了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的"ABC"模式,A是激发事件,B是信念,C是结果,影响我们情绪的其实并不是A而是B,即我们对事件的看法。作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另外两个步骤,D驳斥,E交换,借此去改变我们的非理性信念。

    积极的人际关系

    对于人际关系,大家应该在很多书中都有所了解。在这一章节,韦特力先生除了描述沟通的几种技能外,还引出了我们容易忽视却最重要的亲密关系。他指出满意的亲密关系需要具备三个特征,即共享性,社交性和提供情感支持。并且运用了乔哈里窗模型,即开放的自我,隐蔽的自我,盲目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的归类方法去学会在一段关系中增进彼此的沟通。作者指出可以通过自我表露和增强自我意识去扩大开放的自我。

    资源管理(时间和财务)

    金钱和时间是我们获取成功和快乐,以及安全保障的重要因素。作者用一个章节讲述了时间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方法,没有太多冗杂的描述,仅仅三条就可以帮助我们成为生活的好管家。

    时间管理:

    1. 分析你如何利用时间;2. 按照轻重缓急度给活动排序;3. 为你的时间制定一个计划;

    财务管理:

    1. 分析你是如何使用自己的金钱的;2. 给你的开支按照优先顺序排序;3. 规划你的金钱;

    在时间管理上,韦特力先生引出了承诺时间,维护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让我们的每一分钟都有所归属。在财务管理上,他又将我们的金钱支出分为三类,即固定必要开销,灵活必要开销和可自由支配开销,每个月做记录并分析三项支出的比例,然后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保证有占收入10%左右的储蓄会避免我们陷入囊中羞涩的窘境。

    刚毕业的时候不懂得规划,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打游戏,刷美剧,忙的时候焦头烂额,闲的时候又百无聊赖;金钱上也是随心所欲,没有储蓄意识常常冲动消费,买一些不是特别需要的东西。如果早一点看到《成功心理学》,就不会再毫无自我意识的状态下混了几年日子。


    以上是《成功心理学》所涉及的各个主题,每一个要素都需要读者经过自我审视,思考而寻求最适合自己的有效途径。此书最大的意义也在于此,让我们有意识的从这些方面注意和培养自己的良好思维和生活习惯,按照作者的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前看书都是读别人的故事,看别人的方法,等到回到现实中常常忘记或者难以去真正实行,更别说进行更深刻的自我剖析。但是《成功心理学》让我不得不去重新了解,观察和审视自己的性格,个人品质,兴趣爱好以及内心真正渴求的愿望。第一次,我开始认真思考什么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什么是我真正渴望得到的东西,以及自己身上一些宝贵的特点和之前没有意识到的不足,我发现原来曾经羡慕的好多生活状态只是别人投射在我身上的愿景,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最后我想引用作者在原文中的一句话即 ”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大都是我们对自我的理解而来的“,希望这本书也能帮助你找到心底那个真正的自己,并让他或她的世界变得更好更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功心理学》:一本专属你的心理学教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il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