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生活中我们特别想在某方面获得一项超出众人的硬本领。比如外语,比如弹吉他,比如画画,比如写作。。。我经过大量的观察和长期思考,通过看见,接近,以终为始的设想,研究到达这一境界需要训练的能力,以及最少必要知识,研究训练方法和给自己出题,根据这个研究制定训练计划,落实到每天做事的方法论上,用长期定投的心态,加上PDCA的迭代进化循环的方式,快速出效果,设定目标是要注意量化的先导性指标,用SMART原则来进行目标设置。
#案例和论证
拿英语学习为例说明我的方法论。比如我们很像把英语学好,首先我得确定我最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英语水平?是考试过托福,还是做到自如的阅读大部分的英语原版小说和非虚构类学术著作。下面是我设定的英语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一、母语级别的阅读大部分的英语原版小说和非虚构类学术著作的能力
二、母语级别的使用英语流畅写作的能力
三、母语级别的听说英语电台,英文电视剧和电影不用看字幕的能力
四、母语级别的能够用英语跟人对话和发表有一定内容的演讲的能力(这个需要同时学习演讲技能)
先寻找几个达到我们要求的人物,可以是身边口语流利的老师和同学,也可以是名人,如马云,杨澜,俞敏洪这些英语非常好的人,到网上找他们的英文演讲和釆访视频,想像自己也有一天在TED上演讲的场面。
想像自己自如地阅读英文原版书和看美剧和电影的畅快。再想一下,达到母语级瞬间反应的实质,和能力。就是对英文的句子结构(语法),发音(音标),拼写(单词构成),中英文互译的感觉极度敏感。
再想一下,如何训练这种快速反应和敏感性?大脑反应,听觉→意思,单词→意思,句子结构→意思,与中文意思认知的神经突触建立更多的连接。。。待续
作者:【子知愚】 专注自由职业、学习、个人成长,微信公众号【子知愚】,微博号,头条号等都是这个,全网同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