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特别忙碌的时间节点。不但有中高考,还有很多要做的工作。
上个月错过了一项征文,当然就算写了也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不写肯定不会有任何收获。我知道目前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无论是散文微小说写作,还是教育教学随笔叙事,论文更是懵懵懂懂,但是一切都需要去学不是吗?
师德征文省里是六号下的文件,我们县里是12号才下文件,20号截止。我一直在想到底该怎么写不雷同,不俗套,然而自己能力有限,一直拖到了19号,想法还停留在脑子里。
晚饭过后,有个声音对我说:算了吧,写那些有什么用呢?费神费力,在写这方面,你真的没有天赋,后天也不占优势。
是啊,我想学的太多了,但是精力有限,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没有做好,目前为止我还有两篇过关大作业没有写,论文类的,真是要命。买了一堆书,有的还没有拆封……
孩子的作业还需要辅导,孩子的日常起居也要负责,洗漱过后的一大盆衣服等着我,还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我真的要疯掉了。
不过好在写跟学生之间的故事,因为真实发生,所以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写完后,本想直接发送给学校相关负责人,但是还是先给工作室胡老师发消息,希望她能拨冗指导下。胡老师很谦虚,言说她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征文大赛,不过她愿意帮我看看。
她很快就给我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我调整文章的顺序,减少对孩子缺点的描述,着重写孩子在我给其写信后的改变,另外要紧扣教育家的理念。看到胡老师深夜给出的修改意见,我来不及说感谢,立马按照胡老师的建议去修改,修改后再次发给胡老师,这次收到的是她的肯动,说修改后流畅了,也紧扣大赛主题。闻言,我真是太开心了。
自从加入异地加入胡老师工作室后,我总是为异地而遗憾:既不能参与工作室的活动,又不能当面聆听胡老师指导。每当看工作室的活动,看到其他成员在胡老师的帮助下上公开课,做研究,我除了羡慕还是羡慕。为了跟上大家的脚步,我也想一步步朝向走,哪怕这个过程很辛苦。
都说先完成再完美,我也想认认真真完成一件事。准备提交给学校相关负责人,又担心自己依然有错误,于是我再次检查,微调了几个句子,自我感觉良好了,才点击发送给负责人。此刻,压在我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完成一件事的感觉真好。
没想到负责人很快就回复我:收到,我今天去局里报送。我猜我们学校有五个参赛名额,估计没用完,所以我的拙文能直接被报送到局里。
我不知道结果如何,我的拙文能不能在县里突围,有没有机会报到市里、省里去。然而不管结局怎么样,我参加了,我敢于写出自己跟学生的故事,那么我跟学生之间的故事就不会随时间而消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