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

作者: 湛榎 | 来源:发表于2021-07-04 20:37 被阅读0次

战国时期,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伐韩国。不几天,秦国便攻占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泌阳县),断绝了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北)的交通。这样一来,上党城孤立无援,眼看就要失守。上党守将冯亭看到野王已经失守,认为上党也会保不住的,与其让秦国占了上党,还不如亲手把它转交给赵国,韩国就可以和赵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的侵略。

当冯亭派人把上党的地图带给赵孝成王时,赵王左右为难,他不知该怎么办,于是召集大臣们商议,其中有一个叫赵豹的大臣劝赵王不要接受,因为无端地接受别人送来的东西,就会引起祸患,韩国之所以把上党献给赵国,目的是想让秦国把矛头指向赵国。可是赵王并不同意他的意见,于是又和平原君赵胜商议,平原君认为即使发兵百万,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池,现在却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得到上党的土地,决不能坐失良机。

赵王听了平原君的话,非常高兴,于是派平原君到上党去接受土地,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然而,没过多久,赵国就大祸降临了。这是因为秦国看到即将到手的土地却被赵国占领了,便又派白起去攻打赵国,赵国派出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详见“纸上谈兵”小节)去应战,结果吃了败仗,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消灭赵国士卒40多万。后来,差一点儿还打进赵国的都城邯郸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故事启示】 司马迁在评价这件事时,认为平原君是一个行为高出一般世俗弟子的公子,但却不明白“利令智昏”的道理,利这个东西,能够使聪明人冲昏头脑,丧失理智。平原君贪图冯亭的利诱,以致赵国在长平损失了40多万人,几乎连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快失去了。后来,人们用“利令智昏”来形容因贪利而失去了理智。

【成语释义】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不辨是非。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

相关文章

  • 利令智昏

    周末的时候,日更断了两天,简书的挑战就失败了。这下更是自暴自弃,不要说提笔,连写作的念头都很少动了。整天都在研究买...

  • 《利令智昏》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怎么也想不到平时精明伶俐的一个人,在利益的驱使下竟然会做出如此鬼迷心窍的事。 像炒虚拟币轻松...

  • 利令智昏

    战国时期,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伐韩国。不几天,秦国便攻占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泌阳县),断绝了上党(今山西长治市...

  • 利令智昏

    唐山打人事件是近期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一个公共事件,各大媒体,各路大v纷纷跟进报道。在事件发生后,有人趁着热度跟进举报...

  • 利令智昏(73天)

    这个词究竟是何意,我没有查字典,以前也没有用过这个词。就我的理解,应该是利益令人头脑发热,容易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

  • 写作,不要利令智昏

    写作,不要利令智昏 有一位文友(陌上闻花开[https://www.jianshu.com/u/08874f796...

  • 成语典故|利令智昏

    成语释义: 因为贪利而失去理智,不分清是非。 成语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语曰:利令智昏。’” 成语...

  • 鉴峰丨利令智昏

    鉴峰自我管理 [连续签到第409天] 2019-2-20 周三 《利令智昏》 每周故事分享 出处:《史记·赵...

  • 成语故事‖ 利令智昏

    【释义】为了利益而失去理智,作出了不好的选择。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战国时期,秦昭王派大...

  • 哀楚王

    约地六百破齐楚, 黄粱一梦终归无。 后世君王须谨慎, 利令智昏自食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利令智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jv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