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特辑思路花语语文 语花
散文随笔|细读《金刚经》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散文随笔|细读《金刚经》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作者: 简JN | 来源:发表于2020-05-04 16:16 被阅读0次

    上一篇|《金刚经》第八品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大意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一个修道的初果罗汉(须陀洹),心里能不能有已经证得须陀洹果的?须菩提回答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须陀洹名字叫做入流,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入的,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所以名字才叫做须陀洹。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斯陀含果位的人能有我已经得到斯陀含果位的念头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斯陀含名字叫再往来一次,而实际上并没有往来,只不过是名字叫做斯陀含。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阿那含果位的人能有我已经得到阿那含果位的念头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阿那含名字叫不再来人间,而实际上并不一定不来,只不过是名字叫做阿那含。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阿罗汉果位的人能有我已经得到阿罗汉道的念头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实在没有任何什么具体的方法证得此境界,只不过名字叫做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有我已经得到阿罗汉道的念头,那就是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佛说我已经证得无诤三昧,为人中之最数第一,是第一离欲的阿罗汉。世尊,我没有我已经是离欲阿罗汉的念头。世尊,我如果有了我已经是离欲阿罗汉的念头,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一个喜欢寂静修行的人了。因为须菩提实在没有什么所修行的,只不过是名字叫做须菩提,是一个喜欢在寂静的地方修行的人罢了。


    延伸解读

    《金刚经》第九品的难度一下子加大了,主要是佛法知识点太多的缘故,前八品就好比是读小学,只有语、数、外三门主课,到了第九品时,我们已经升入了初中,又另外增加了史、地、生三门功课,这会让心理准备不足的同学感觉有点手足无措,这实属正常现象。所以,上学也好,读经也罢,关键是心理上要有所准备。下面,先普及一下相关佛法知识。

    一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说。我们知道,佛教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说,小乘佛教是大乘佛教的基础,大乘佛教是小乘佛教的升华。小乘佛教讲得是利己,是求得自身的解脱,认为只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讲得是利他,普渡众生,并且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二是佛教修行的四个阶段。佛教修行道路分成不同的阶段,也就是修行要达到的重重境界,佛教专用术语叫“果位”。一般说法是:大乘佛教的果位依次为,最高境界是佛,其次是菩萨,排列第三的是罗汉;小乘佛教则分为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但从本品看,佛与须菩提讲修行的阶段却是分了四个果位,也就是说是按小乘佛教讲的,而不是按通行的大乘佛教讲果位。何以故?这是一个让我感到困惑的地方,我没有想明白。此疑问暂且留存,留待将来再寻觅答案吧。

    初果须陀洹,意思是“预流果”,预流就是入流的意思,是说修行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断了“贪、瞋、痴、慢、疑”五毒,已经进入到圣人的行列了,死后就升天进入了天道,永远不会再堕入恶道,但由于余情未了,所以还会有七还人间的轮回。

    二果斯陀含,意思是“一还果”,就是“贪、瞋、痴、慢、疑”五毒还没有完全根除,死后还要重返人间一次,再经受些苦难。

    三果阿那含,意思是“不还果”,就是死后不再到人间来了,直接在天上修行证得四果入涅槃。

    四果阿罗汉,音译,意思是“无生”,就是永远没有烦恼,此心永远清静光明,即修得了正果,达到了佛法中的最高境界。阿罗汉是佛陀的十大称号之一。

    三是“无诤三昧”。佛教用语,意思就是专注的静思修行,是大乘佛教中常见的修行方法之一。

    四是“是乐阿兰那行者”。“乐”,喜欢;“阿兰那”,梵语,译为“无诤”,寂静处。全句的意思即,是一个喜欢在寂静处修行的人。


    感悟

    读了《金刚经》之后,我对于真正专注于研习佛法的人,心中是充满敬佩之情的,因为读得越细,研究得越深,越是知道要想修成正果,真的是好难好难,非大智大慧者,是不可能达到佛法最高境界的。别的不说,仅仅是本品果位中要求人们了断的“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性情,对于一般人而言,便比登天还难。

    佛教将“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要求欲修佛道者,必先除五毒心。为什么呢?因为在佛门中人看来,只要是有五毒心,人的本心就会被蒙蔽,不能明心见性,是不可能悟道的,也不可能超凡入圣。

    其实,不仅仅是修佛之人需要去除五毒心,世俗中人一样需要警惕五毒心。我们可以仔细想一下,很多时候,现代人之所以感觉幸福感不强、不如意事常八九,正是因为这五心太重的缘故。为便于读者加深理解和印象,下面,我就以《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故事为例,逐一讲解五毒心。

    “贪”,是指对某种事物的欲望总是不满足。其实它并不仅仅是指贪婪、贪污、贪财、贪欲等,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贪吃、贪睡、贪喝、贪玩等,也都是贪之毒的表现。只不过对于贪婪、贪污等方面,人们在认知方面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但对于贪吃、贪睡等诸如此类的现象,似乎并不在意,很多人都会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值得每一个人警醒。对于贪的表现,生活中随处皆是,危害之大,出人意料,稍有不甚,可能就葬送了生命。这并非危言耸听,《红楼梦》中的贾瑞不正是因为贪图王熙凤的美色,才枉送了自己的性命吗?宝玉贪心地想得到天下所有女儿的眼泪,其实与凤姐的贪财、贾珍的贪色、贾雨村的贪权等,在本质上并无不同。

    “嗔”,是指发怒时睁大眼睛。我们先来看一看与嗔有关的词语,嗔怪、嗔怒、嗔视、嗔心、嗔恨、嗔目、嗔怨……多是些负面的词语,看的多了,心情也会觉得郁郁寡欢。唯一让我们感觉比较温馨些的词语可能是“娇嗔”吧,看到这个词语,有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娇嗔”也是“嗔”,五毒之一,我理解的这个词语类似于平时说的温柔一刀吧。南怀谨先生说是非分明也是嗔,爱干净的人看到不干净就受不了也是嗔,我立即就想到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的妙玉和黛玉,妙玉这个小尼姑,虽然出了家,但她是永远也不可能修成正果的,因为她嗔毒太重,黛玉亦然。人是情感类动物,所以多微笑,少发怒,人生才会更美好。

    “痴”,是指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相信很多读者看到这儿会觉得很疑惑,因为一般人会认为痴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愫,比如痴情、痴恋、痴迷、痴心……“人生自是有情痴”的诗句,多么美好,怎么就成了五毒之一呢?想不明白?说明在佛法方面的悟性还不够。别忘了,痴还有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的愚痴,举止呆滞的痴呆,肥胖难看的痴肥,一心想着不能实现的痴心妄想……《红楼梦》中的痴人非常之多,并且各有特点。宝玉和黛玉的痴,自是不必说了,可以说是痴到了极点;贾瑞对王熙凤的痴心妄想,则是另外的一个极端。

    “慢”,本意是指态度冷淡,没有礼貌,佛法中的慢是讲的“我慢”,就是自我的崇拜,自我的崇高,自以为是,任何事情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怠慢、傲慢、轻慢……总之,就是内心里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无人能及,别人都是一塌糊涂,这就是“我慢”。黛玉恃才傲物、孤芳自赏是“慢”,凤姐盛气凌人、机关算尽也是“慢”,晴雯颐指气使、心比天高还是“慢”。慢,不仅会引起别人对自己的不满,还会蒙蔽自己的心智,最终伤害的终究还是自己。

    “疑”,是不信,因不信而猜度、怀疑。置疑、狐疑、疑心、疑惑、疑问……不相信别人,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这似乎是很多人生活中的常态,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黛玉是《红楼梦》中疑心较重的人物之一,周瑞家的送来宫花,她疑心是别的姊妹挑剩下的;宝钗对她表示关心关爱,她又怀疑宝钗笑里藏奸;对于宝玉,也是无端猜疑他对自己用情不专,因此两人经常闹得满府不宁……可见,疑毒不除,生活难有幸福。

    通过上述的分析解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普通人大多是五毒俱全的,只不过因为没有反思而不自知罢了。佛门中人修习佛法是为了得解脱,成正果,所以必须了断五毒心才能证得四果罗汉,至于凡夫俗子的我们,虽然不需要研修佛经,但若是五毒心太胜,也是很难体会人生乐趣的,如果能够做到反躬自省,修心养性,慢慢清除五毒心,相信生活质量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修行永远在路上,且行且珍惜!

    初于2020.5.3 22:13

    定于2020.5.4 15:46

    NO:2020-28

    上一篇|《金刚经》第八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随笔|细读《金刚经》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ly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