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情书》里面有对去到美国的母子,孩子在国内是学霸,在美国是不及格,孩子的脸上写满“我不乐意所以我故意”的叛逆,母亲却似乎浑然不知。如人所料,看着孩子的各种不配合,为选购美国学区房辛苦奔忙的妈妈怒了,对着孩子来了一句“我为了你,连好好的工作都辞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64232/f0a8eeaf33ed22a2.jpg)
可惜孩子并不领情,他清楚地知道,这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想做的,家长不会同意,就算主动去沟通,家长也不会听取。除了叛逆,他还能怎样表达自己的不满?
“为了你,我什么都放弃……”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反感的抱怨方式了。
然而,这正是我国家长的常态,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制造”的,是自己抚养的,是自己关心的,自己倾其一切给予,就拥有了对其人生的一切决策权,如若忤逆,就是孩子不懂事不孝顺不知好歹,然后给他各种要求各种脸色各种训斥……
可这不应该是自愿的吗?如果你觉得孩子应该感谢你的放弃,那为什么不先问问这是不是他乐意的呢?如果你放弃自己的工作如此不甘不愿,那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64232/38164b995b8a8a7e.jpg)
以前有个很热心的朋友,假若有人到她家问她借一勺糖,她没有糖,但是不想让对方失望,就会把家里的油盐酱醋一股脑地塞给人家,还大方地表示不用还不用还我们是好朋友哪需要这么计较,对方想着自己家里油盐酱醋多得用不完唯独临时缺这一勺糖,想要拒绝,然而盛情难却就收着吧,为了这份热情,连连道谢是难免的。
然后下次等她到对方家借一勺糖,人家按需求给了她一勺糖,她就伤心了:
“难道他们不知道,我的油盐酱醋也不够吗?”
“我给他们的时候,他们那么开心,现在却这般小气,真是一群自私的人!”
“我剖心置腹地对他们,为什么他们这样对我?”
……
朋友由不解慢慢陷入对他人的不满,最后质疑这世界缺乏善意。
可是朋友,人家要的只是你的一勺糖而已啊!从事实的角度,难道你给些没用的善意会比人家按你的需求给予更加有价值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64232/fb2a0c3c8a64d480.jpg)
看上去你吃亏,不代表你真的有理。
在和世界相处的过程中,你若时常感觉付出得不到回报,也许并非不公平,往往是因为,你以为对的,不一定真的对。
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呢?期待以牺牲自己的方式获得对方同样的回报,往往会失望。最好的关系,或许就是情投意合、各取所需,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把自己过好——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个体,让自己或有知、或有趣、或有为,自然而然地,你就能把父母、儿女、夫妻、恋人、友人、老板、职员等角色扮演得更加自如。
付出感是谋杀情感的大敌,没有什么“为了你”,人是自私的,哪怕是行善,不也是因为自己内心有个行善的欲望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64232/1d7094986a9e03f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