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

作者: 杨Y楊楊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12:38 被阅读0次

本篇的主题是探讨学习。

德鲁克说:“我们在学习之前应该先学会学习学。”

如果没有学会学习学,就是属于不会学,学任何东西也没用。下面就是关于“学习学”的分享:

学习的主要原则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哪些? 对学习一个东西来说,比较关键的原则是什么? 并且自己会按这些原则去做。

我觉得有这样几种:

第一个是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就是说今天学的东西明天或者马上就能用,这就是学习的道理了。

那学习的“习”该怎样解释呢?

学习的习,繁体字上边有一个羽毛的羽。在说文解字里面,什么叫学习?  叫鸟数飞也。

繁体字“学习”.

在鸟窝里,鸟爸爸和鸟妈妈教小鸟飞,小鸟从这个枝丫跳到那一个枝丫,跳来跳去,最后终于飞起来了。飞起来之后就叫做“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了。

所以这个“习”,不是简单的去复习。在学校里老师经常讲我们要复习,复习本身没有什么不亦乐乎。当真正用上的时候,自己才会不亦乐乎。

比如说,今天刚复习了这道题,明天考试正好考的就是这道题,那就很高兴了,那才叫“不亦乐乎”。

因此,学习过的东西就要经常拿来用。学而不用,一段时间后,后来的信息就会覆盖掉之前学习的信息,那就等于白学了。

第二个是要事上琢磨

学习要切己体察,放在自己身上想,并且一定要在自己所做的具体事情上琢磨。

听了老师的教导之后,就要切己体察,放到自己身上去想。

学习这件事最忌讳表面上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但实际上却压根没听进去的情况

这是无效的伪学习。

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进步,不是为了胜过谁,更不是为了要“制”谁。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想胜过谁,想制谁,那就是为别人而学了

想来那些小时候就不想读书的童鞋,可能就没有领会到“学习是为自己”的道理。在原生家庭的百般要求下,他们觉得读书是为父母而读,为别人而读。不过,这其中的因素比较复杂,可能他们那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道理,为此长大后方才追悔莫及。

“要是那时候有人教过我这些东西就好了,也不至于现在....”,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回到主题说,“古之学者为己”,所以听完之后要马上“切己体察”,这才是“进到里面学习”。

“今之学者为人”,用知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是为了别人而学。这其实是口耳之学,道听而途说,这种“站在外面学习”的行为纯属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别人的东西终究是别人的,能用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第三个是有敬畏之心

学习要信服老师,不服老师你就别学。你服谁,你就去学谁。

华杉老师的理解我非常喜欢,说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什么不懂的,就去请教我觉得会的人。我不会怀疑他可能是错的,因为要论错的几率,我不是更大的那个吗?最后还不如听他的。

批判别人,并不能带来自己的进步。

别人有的优点可能你都没有,别人所显现的缺点可能你全都有。批判别人还不如着手解决自己的问题。

照着老师说的,一点不打折的去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体会,慢慢才能知。

敬畏老师,先有了这个敬,才会认真对待,认真地听。如果真觉得老师讲的内容,和我理解的不同怎么办?就把它放到一边,老师的可能不一定全对,但自有他的道理。把自己的精力放到认同的地方去学,才能真正学到。

第四个是“不贰过”

学习还有重要的是“不贰过”,就是要巩固。

今天很多人学习最大的毛病,是什么都想学,知识焦虑。自己要用的东西学了之后还没巩固好,就想去涉猎其它的。

华杉老师有时候看同事们在朋友圈里面秀:今天又去听了什么课?什么论坛的? 自以为学了一些知识,也交了一些朋友。但是他还是劝同事们少去,不是说那些东西没有学习的价值,而是你在自己本来应该要学的东西上,所投入的时间还不够呢。

记得小时候教室里面挂着一条名言,叫“学海无涯苦作舟”。按庄子的话,就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不要以有涯的人生去追逐无涯的知识,就是不要去学那么多知识,学自己要用的。

第五个是“举一反三”

最后,当我们具体实践的时候,怎么验证是否真正“习”到了呢?

有一条标准是:要学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内化为我们思维的一部分,做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中,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自我认知能力,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课后也很少巩固。举一反三什么的就更难了。

这种思维能力的缺乏在学校里还尚不明显,但到了职场中就会被打回原形了。

最近在知识星球看到这样一段内容:

PS:面试的对象为90后.

出色的思维能力来自正确的练习与时间的积累,自己还需要多加油啊.

有学生问王阳明:“我读书总是记不住怎么办?”

王阳明说:“谁要你记得呢?你若晓得,不必记得;你若记得,必不晓得!”

真正有用的是将学过的东西都忘掉之后还能拿出来用的东西,是那些内植于心,外化于行的东西。

说到底,读书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生活。学到一点,自己就去做,做了就有了体会。有了体会,掌握了基本思路,就能闻一知十、举一反三了。

学习要跟谁学

第二个问题是:学习到底要跟谁学?

这里最值得学习的老师有三种,分别是:行家、观察家、专家。

什么是行家?  是有经验之谈的人。

人的知识都来源于经验的归纳总结。那么行家在归纳的时候,他并不一定会归纳出理论,但是他会归纳总结出经验。

他会告诉你这种情况要怎么做,这么做就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首先要学做成一个行家。

我觉得,品读牛人的传记也是一种借鉴经验的好方法。

什么是观察家?  

其实在这三种人物里面,最厉害的不是行家,而是那些观察家。

这些观察家虽然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们能一眼看透事实,能看透过去、现在,还能洞察未来。

比如说“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德鲁克,提出“创新及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约瑟夫·熊彼特等。这些人就属于人类伟大的观察家。

学习观察家的做法,要和学习行家的做法相结合起来。如果说时间不够,还是要先研究行家。把行家总结的经验用到终端、拿到市场上去、反复提炼。

什么是专家?  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的书就是教科书了。

看书有个标准,就是再版十次以上的那肯定没问题,肯定是通行的教材,里面的内容肯定是没错的。

比如著名营销专家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系列,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与《营销管理》等经典。

所以,这三种人是我们非常值得学习的老师。

华杉老师也说:我们读书学习,就是要对老师有敬畏之心,把学到的知识放在自己身上切己体察,在做的事情上仔细琢磨,做到知行合一。

最后总结下这篇的内容:

学习的主要原则:第一是学以致用;第二是要事上琢磨,切己体察;第三是对老师要有敬畏之心;第四是“不贰过”,记得巩固;第五个是学到就要去做,做了就有体会,掌握了基本思路,就能举一反三。

最值得学习的三种老师:有经验之谈的行家、能看透事实,看透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观察家、还有某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专家。

我理解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学会了“学习学”之后再去学习,这样的学习能事半功倍;第二层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终身学习。

祝 精进.

相关文章

  • 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努力再努力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观察反思自己的生活,找到发现实现自己的路线。 七个精进路径:时间、选择、行...

  • 学习学习再提升自已

    学习学习再提升自已 记者:秦志明 首先你自己不能安于现状,知识和技能是学不完的,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懂得不断地去学...

  • 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文 | 李伟诚 001 今天推荐的这本《学会学习》是来自于日本的斋藤孝,是一本讲学习方法的书。我们之前也一起读过好...

  • 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思考再思考

    这两句很绕的话,是读了李笑来的一些故事之后给我的最重要的体会。 首先讲讲这两句话的意思,“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意思是...

  • 读了这么多年书,你真的会学习吗?——教你如何省时省力科学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 先学会怎么学习再开始学习。---李笑来 刻苦学习已经过时,今后是科学学习的天下。 ...

  • 再论学习

    今天周日,按惯例是晚上洗操泡澡的日子,叶总安排给孩子们泡澡洗澡,我不由自主的打开手机,在沙发上看起啦手机,从七点多...

  • 再探学习

    1.心态 我可以学习可以定义为:以一种主动包容的心态,放下心中的成见,主动积极地接受新事物、新概念、新模式,并与已...

  • 再“深度学习”

    儿童“深度学习”的学习样子: 1.深度学习深刻是触及儿童心灵的学习过程。 关注儿童心理活动.激发兴趣和自信。...

  • 改变自己

    为了改变自己,需要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买书买书再买书

  • 2020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

    新的一年,疫情还未过去,不要停止努力,乐观自信,追寻真正需要的东西。认真对待此时此刻。 1.《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学习再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pq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