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
一个北漂的自述:房子+()=家?

一个北漂的自述:房子+()=家?

作者: 风车007 | 来源:发表于2017-05-25 18:20 被阅读32次

我是生活真正的崇拜者。如果我无法够到它的脸,我会将我的吻贴到我够得到的任何地方。明白我的人,将不需要我进一步解释。

----题记

他证明了一千次 落空了一千次 现在他又要去证明了 ———— 老人与海 对于这道填空题,相信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答案。而这个小小的括号又何止是一个词能概括完全的?

学生时代特别喜欢海子的一句诗: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多年以后才慢慢了解到,海子诗中所描绘的生活是多么的“奢侈”。

一直以来,我想拥有一所大房子,有个阳台,阳台上种满了各种花花草草,当然吊床也是不可或缺的。秋日的午后,窝在阳台的吊床上,一杯茶,一本书。晒着午后的阳光,看书,睡觉,一切静好。

这样的房子,寄托了多少男人和女人的梦想!

或许我们走那么远 不是为了看风景 而是为了去天地的尽头会一会自己 因为只有那样遥远的地方 你才能把喧嚣的人世抛在身后 ——《分开旅行》

       现实中,虽然北上广深的房价残酷得令人绝望,但对于每一个聪明勤奋的年轻人而言,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来到北京,试图从1号线上找到一个入口,把自己嵌入这个城市,在这里安顿自己的人生。

长安街在上,一号线在下。上面8条车道,灯火通明,横贯北京东西,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街道。而地下则以3分钟一班的车次,45年不变的路线,每天穿过31.04公里,把约150万人运到23站点,那相当于北京常住人口总量的1/13。

从东单向东,一路出建国门,过永安里,至国贸CBD商区,写字楼越来越多,世人眼中的精英沿长安街沿线一路向东聚集。楼越来越高,地价、房租也一路飙升,那代表着名望、财富、位置。

而西单以西,出复兴门,入木樨地,一路西行,由商转政:过了繁华的金融街,进入财政部和计委所在地,接着就是首都博物馆、中科院,一路下去,浓浓的府院气息。

再往西又一番气象。文气渐弱,兵气渐浓,八宝山是有名的革命公墓,至于公主坟、万寿路一带,则是全国军事中心,军政司令部所在地了。

一号线展开,就是这个城市的生活层级,站点本身似乎带上了某种隐喻,成了某个阶层、某种生活的入口。

人们从不同地方来到北京,抱着不同的目的,通过不同路径,以不一样的代价,扎进1号线,投入各自的北京生活。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张爱玲

       最近总是做一些奇怪的梦,就像是得了魔怔一样。

于是,在山水连绵的冬日里,寻找春日里的一丝气息。

每当冷的时候,总是在想那么一句话:

“春寒料峭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

可我又那么不符合,第一、我不喝酒;第二、一般是早上冷;第三、北京的山很低,我又起得晚,没看到日出,也无缘山头斜照了。

可是我还是想这句话,天天念叨,念着念着就“一蓑烟雨任平生”了。

生活,本该有他自己的模样,经历多了,却不知怎么说了半年的北漂生活,虽然也经历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经历过人生困顿、职业选择,但也是忙碌的、欣喜的,每天都充满着色彩。

FOREST SUMMER

       偶尔一抽筋,百度地图一下,去景点吹吹风,看看景,走走胡同;

坐一坐地铁,从起点坐到终点,从终点返回起点,寻找路人的笑容;

守在自己的小屋内,看看那两盆可爱的暮色嫣然,施肥、浇花、换土;

在某个落日黄昏,牵着自己喜欢的人的手,细数北京城的光阴。

生活一直都很美好。

来北京之前,身边的人都在告诫你,北漂多难多难,你会吃多少多少苦。其实呢,一切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慢慢地就明白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也清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慢慢地心态就放平和了,焦躁和忧虑也在悄然褪去了,慢慢地我也不需要别人知道,淡定多了。

北漂,漂的是身,而不是心。

心若想得开,哪里都安稳。

我从没被谁知道,所以也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

by 风车  写于《中国 北京》

2017年5月25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北漂的自述:房子+()=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pz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