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事业上成功,必须认识到,经营当以 “追求最大利润” 为最高原则。
许多美国人觉得东方人是精明的讨价还价者,不管在国际谈判桌上还是在汽车交易商的办公室里,东方人都是这样。大多数东方人从很小的时候就无意识地受到这样的训练,即奋力争取优势地位是很重要的。当他们花一分钱,便指望得到一分钱甚至更多的回报。
那些在小地方斤斤计较的人,同样在重要的事情中也会捍卫自己的利益,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对每一分钱缁铢必较。相反地,他们会慷慨地施予他人。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是依据 “自由意愿” 行事,而且不甘愿受他人控制。
乔治的一生中有一种岂如既往、毫不更改的习惯,即他总是上当受骗。尽管他是一位在商场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可是过去他也是一位长年的失败者。有一回,他讲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他小的时候,在自家门前摆了一个小摊,卖母亲冰箱中存放的食品。他取出蔬菜、水果、鸡蛋,在每一样东西上贴一个标好价的标签。他每个鸡蛋卖一分钱,而他的母亲买的这些鸡蛋每个花了三分钱。他很快就将鸡蛋和流菜卖个精光,赔了本钱。他那十分爱他的母亲觉得这很好玩,也从未向他提说过,做生意的目的是赚取利润。
多年以后,他的买卖出现了历史上的转折点。乔治和妻子玛丽都在跳蚤市场工作。他与另二位展销商进行易货交易,用零售价为30美元的一件产品换了一样10美元的东西。玛丽原来花了17美元买了那件产品。他跟玛丽讲了这件事之后,她的脑子里马上闪过一道红光,乔治又让别人骗了。
玛丽对乔治说,钱的差价是件小事,可是重要的是,乔治必须不再重蹈做亏本买卖的覆教。就在那时,他的内心发生了某种不同寻常的变化,他头一回发现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是何等荒唐可笑啊!
他对玛丽说: “从此我再不做亏本生意了。明天我要回去告诉那位商人,我做了一笔糊涂的亏本生意,问他打算怎么办。”玛丽对他说别惦记着这事。玛丽知道,乔治回去找人家是很棘手的,尤其是这次易货交易涉及的钱数额这么小。乔治有生以来第一次下决心学习怎样改正自己过去的行为。乔治对玛丽说: “回去争个公道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可损失的,只有获取。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他将对我说:没这回事。”我可以察言观色,向他学习怎么处理这种对抗。”乔治回去找到那位商贩,重新成功地谈判了那笔交易。他又获得了几样东西,补了美元总数的差价。
所有这些故事听起来也许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然而,无论我们是与公司举行错综复杂的谈判,还是料理日常平凡的琐事,我们总是通过同一个地方-----我们坚强的或者脆弱的心灵来进行。表现形式或许不同,可是动机的来源却是一样的。
因此,乔治最终悟出:经营当以 “追求最大利润” 为最高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