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经验产生的情绪会传染到其他的经验上去,在心理学上称为“泛化”。
有些孩子学习不努力是因为对自己的学习丧失信心,考哪科哪科不行,这时,家长可以采取泛化的办法。
想办法使孩子有一科成绩取得大比分提升,由这科的进步得到的自信和喜悦会“泛化”到其他的科目。
在一定时间内专心抓一科,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在这一科的测验中得到满意的分数,那么这种成功“经验”便会泛化给其他科目,自会引起孩子学习的欲望。可能会带来“重点突破,全面丰收”的效果。
那么选择哪一科要认真研究:
或这科比较容易;
或这科家长比较熟悉;
或这科能找到很好的老师帮助孩子;
或这科孩子的基础相对好一些。
选择过程就是一个对孩子的了解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过程。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对孩子现有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
要扬长避短,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的制定出计划,并且不断探索和逐步建立适合于孩子的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之达到最佳效果,首战告捷。切不要选错突破口,忙了半天仍无效果,那样就会出现相反的泛化,学习态度反而越来越不端正。泛化法的应用应在孩子的配合下,和孩子一起商量选哪一科作为突破口,一起商讨取得好成绩的对策。
在深圳中学阶段的数理化三大理科学习中,我们理科组教师经过十多年一线教学总结得出:初二新开物理时,抓好物理学科,很容易取得高分,然后许多学生会将物理学科的成功泛化到从小学开始就相对薄弱的数学科目上,慢慢对数学也会更有感觉,到了初三年级,再增加化学科目时,学生同样也会将学习物理的成功经验泛化到化学科目上,最终数理化三科都成为孩子的优势科目,在高考改革新政下,初中数理化都能掌握扎实,上了高中,在六门选考科目中同时选择理化学科,高考会有更多的机会选报国内名校学府和强势专业。
所以建议初一数学成绩还不够理想的学生,不妨结合初二物理学科,找到理科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经验。
当然,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人,孩子主动配合学习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中小学教育付老师的日记连载44—怎么学好数理化我是付老师,专注于中小学课外培训、家庭教育12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