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0-6岁阶段的发展将为其一生打下基础,这一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和家长的共识。有了理论和原则作为指导,更重要的是落到实践。这本台湾权威早教专家周育如所著的《听宝宝说话--0-6岁婴幼儿身心发展及家庭早教宝典》从生理、认知、语言、社会情绪等方面,指出其重要性和训练重点,为家长、早教工作者提供了宝贵参考。
这本书的结构为“总-分-分-总”。作者在第1部先厘清基本概念,第2-5部分别对应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情绪发展,第6-8部讨论一些特殊问题。
第1部基本观念
父母在婴幼儿成长阶段起着不可替代作用。新手爸妈应该先学好3堂必修课:
1多了解婴幼儿发展知识
2面对教养信息,保持理性
3心存感激,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
本章还提供了发育对照表,有利于新手父母更好地识别孩子的成长进步。
第2部生理发展
孩子刚出生时睡眠时间很长。较小的婴儿通常只能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例如饿了、该换尿片了、困了、想找人玩等等。依据现代养育观念,婴儿哭了,大人应该分辨原因,及时响应。
父母们都希望孩子聪明。作者周育如指出,聪明的大脑源自6要素,即遗传、身体活动、饮食、探索与艺术、关爱、学习。其中,身体活动与大脑发育密切相关。作者分别指出不同阶段的运动重点:
0-2岁宝宝运动重点:婴儿按摩、身体活动与亲子游戏
3-6岁宝宝运动重点:稳定性、移动性、操作性活动
第3部认知发展
作者周育如引用了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研究结论。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也要求考生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鼓励孩子的自主探索,强调感官刺激。维果斯基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家长可多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以及在遇到问题或新事物时有意识地采取认知策略,这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好的学习者往往有较好的专注力,而许多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有分心现象。爱德华·哈洛韦尔曾著有一书《分心不是我的错》。本书作者周育如也提到“注意力缺陷及过动症”。这往往不是简单的“意志不坚定”问题,而是跟大脑的发育有关。这本书中也提供了参考用的简易量表。
许多家长和老师希望孩子变聪明。作者周育如引用了罗伯特·斯坦伯格(Robert Stemberg)的”智力三元论“和霍华德·加特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
“一个孩子会背一堆经书并不表示他就很聪明,更重要的是他在面对新奇的问题时,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以合乎当时的时势或情境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4部语言发展
家长对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判断可以包括4要素:语音、语意、语法、语用。在阅读进阶的路上,孩子应该先学会阅读技巧,再通过阅读来学习、获得新知。
作为辅导老师,我很认同这样的阶段划分。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智商往往不低,但是因为跳过了学习阅读技巧的环节,所以导致无法读懂题目,进而影响学习成绩。一些文科弱理科强的孩子,在长远发展中,也会因为文科弱而拖累理科发展。因为理科要学得好,并不总是公式、定理,也要写一些长篇 文字例如研究报告、实验过程等。
亲子共读渐入人心。绘本市场的繁荣反映了新生代家长对亲子共读的重视。作者周育如给出了一些具体 操作建议,例如讲故事后妈妈可以对孩子提一些开放式问题、让孩子回忆故事情节,或者联系生活经验、共同讨论。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注意文字构造,促进孩子认字,为独立阅读打下基础。
第5部社会情绪发展
社会情绪发展具体包括依附、情绪、人际关系、性别、道德等。0-3岁是建立安全依附的重要时期。学会表达、理解、调节情绪,将为孩子的社会互动打下基础。儿童的人际关系发展具有阶段性,2岁左右就开始学会选择互相喜欢的玩伴,3-7岁左右会和经常一起玩的孩子成为朋友,而8-11岁,孩子同开始能够相互支持、共同分享的孩子成为亲密朋友,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孩子刚更重视朋友之间能够分享想法和感受。
家长可以从3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培养人际关系:
1创造能培养关系的环境
2培养同理心和正面解读能力
3学习融入人群的互动技巧
家长的养育职责任重道远。在涉及社交频域时,家长也要注意对孩子在不同阶段进行恰当的性教育,同时教会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第6部教育理念
新生代父母是幸福的,因为可以接触到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做法;但与此同时,新生代父母也是迷茫的,因为新式理论和派别实在太多,令人无所适从。作者周育如则为家长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是把经验当特例,注意因果推论是否成立,第二,将研究结果视为原则。只有家长用心,才能为孩子打造个性化成长之路。
这条成长之路也是漫长的。家长要保持耐心,多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其中,最好的教导方式是游戏,既能开启认知,也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第7部观察与管教
孩子行为异常时,家长要保持耐心,积极通过观察等方式找到原因,不要急于训斥孩子。合理的教导方式是先通过绘本阅读、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知道对、错的边界,培养同理心,并对正确行为及时给予肯定。
第8部疑难杂症篇
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家长要学会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孩子。
总结
这本书搭建了较为严密的内容体系,有助于帮助新手父母对育儿知识建立整体框架。但有些内容给我的感觉是点到为止,不够深入,对于操作的说明仍不到位。我想,也许这本书的作者已经尽力,只是因为育儿知识本身庞杂,很难在一本书里详细说清楚。例如仅仅是听觉启蒙,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专题,甚至衍生出另一本书。有些内容则略显前后重复。例如第8部提到孩子的吃饭、作息、情绪,这在前面几部已有涉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