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闺蜜相聚,一起聊天聊地,聊着聊着又聊起了教学。
闺蜜说现在的学生教起来省心,自己积累十几年的经验,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延续,只要是讲过的,就没有不会的。这句话,对于我们来说,太不容易了,也太珍惜了。
许多时候,同一个问题,我们讲几遍,学生们接受度很差,有的几乎等于飞行模式,有的吸收寥寥,难以活用,有的很努力学习,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什么原因呢?很多时候是学生学习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课堂其实也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教师用尽全力,设计课堂、了解学情、调整方式,学生努力接收,先接受再甄别,最后形成自己的学习力。最怕的是,学生基础差,还不愿意听老师的,最终丢盔弃甲,再埋怨老师水平差,仿佛自己的命运,操纵在别人手中,结果如何,与己无关。
许多时候,老师的课堂设计得挺好,可是学生或是基础太差,或是内驱力不够,或是意志力缺乏,浑浑噩噩者有之,两眼无神者有之,懵懵懂懂者有之,造成学习效果不佳。虽然总会有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可是这世间总有奇奇怪怪的原生家庭,有参差不齐的个人资质,亦有千变万化的教育瞬间,太多的东西不是教师所能掌控的。
可是,社会给予教师太多的担当,从品质到学问再到各种能力,仿佛都是老师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培养出来的。
如果可以,我们不会有这么多的沮丧。我们不怕累,我们也是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可是有时候我们就是输在了水平线上,起点都不一样,你还要公平?!
只能是尽力唤醒,给我的孩子们较好的师资力量,让能够突破出来的孩子悄悄发光,让成绩不够好的孩子,有能力生活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