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第77章收获

作者: 不言2020 | 来源:发表于2021-12-04 10:13 被阅读0次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①,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②。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注释]

    1、人之道:指人类社会的一般法则、律例。

    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陈鼓应先生认为这三句与上文不连贯疑为错简复出。此处仍予保留。


    个人感悟

    这一章阐述的观点:

    01.自然界的法则,减少那些有余的,补充那些不足的。

    例如高山经过岁月的冲刷会越来越矮了,湖水会越来越浅,高的变低,深的变浅。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流向温度低的地方,这被称作“熵增”,事物总是向着平均化发展,由过多的地方流向不足的地方。

    这是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的自然规律!

    02.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反,财物从贫苦的民众流向富有的君王,“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可以称为人类社会的“熵减”。

    老子呼吁君王效法自然,让财物从富有者流向贫穷者,有道之君能做到这一点!有道之君明白“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法则,积极消除贫富两极分化,。

    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均衡发展,教育的平等化也正是遵循这个规律。

    对于我们个体而言,有什么启示呢?

    01.我觉得个人应该自觉遵循“熵减”的规律,而不能任岁月流逝而蹉跎了自己的人生。

    我们要学会自律,因为如果没有约束,人会变得懒散,所以要自律,要修身。这个就是个人的“熵减”。

    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讲:“因为所有事物都在向着无规律,向着无序和混乱发展,如果你要变得自律,你就得逆着熵增做功,这个过程会非常痛苦。”“生命本身就是自律的过程,即熵减的过程。”

    自律就是熵减的过程,传统文化中称作“修身”,人通过努力,擦亮心灵的明灯,摆脱懒散懈怠,使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一个自律的人对自己要好处,进而影响家庭,造福社会。从这个角度讲,个人的“熵减”是件好事。

    02.有时个人也要遵循“熵增”的规律,那就是量力而行,均衡发展自己,全面发展。也可以理解为克服自己的弱点,均衡自己的精力,完善自己,使自己拥有多方面才干的人,就是现在人才培养的目标:综合素质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道德经》第77章收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yv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