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情绪了解多少?你如何看待情绪?觉得情绪是天使还是魔鬼?有没有觉得自己运气总是不如别人?你有没有感到焦虑、抑郁、绝望的时候?觉得自己注定会一事无成?
如果你有上面任何一种情况,可以来看看这本书。
作者海蓝,博士,中国抗挫力训练总设计师, 儿童心理教育专家、美国医学博士后、美国国家资格心理咨询师。有着15年身心健康领域工作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背景,同时兼具丰富的临床咨询和团体培训经验,是一位理论与实务兼具的身心健康专家。在美期间,其负责的项目获得2005年度田纳西州心理健康杰出项目奖。2008年汶川地震后,驻扎灾区服务三年,带领团队为40多所学校的几万师生进行危机干预、创伤治疗、压力管理、青少年抗挫力等培训和服务。
书中的内容可以大体分为四个部分:
一、生活中那些看似过不去的坎;
二、认清情绪,与情绪相处;
三、如何超出抑郁和焦虑;
四、七步法和静观培养积极情绪。
今天先说第一部分:生活中那些看似过不去的坎。
这一部分主要是作者的一些个人经历,通过这些经历,反应出的,是我们很多以为只有自己才会碰到的困难,其实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
比如,前段时间非常火的原生家庭对小孩的影响,作者也经历过。因为工作事业不顺利,作者的父亲也总是不开心,会把火发到她身上。导致她在很长时间里,跟父亲的关系都比较疏远。一直到做了心理咨询工作之后,才明白父亲的各种负面情绪里依然存在的对她的爱。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朋友提到过她上小学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批评,死活不愿意去上学。这种老师,作者也遇到了。因为被老师羞辱和冤枉,而对老师教的课程产生抵触,差点因此没有考上大学。
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喜欢上一个男生,主动表白却被拒绝,转为单相思,差点夭折,用了五年才走出来。
上了大学,费了很多的努力,想去美国做博士后,申请难不说,推荐老师还出问题,导致同意接收的学校又拒收。面临没工作,再申请也不知能否成功。
然后爱人又遭遇职业危机,失业近两年,孩子读小学,自己也在读书。一家人连维持基本生活都有问题。孩子的读小学前,穿的几乎都是在二手店或者别人家卖不需要的衣服的时候买的,甚至需要借钱度日。
跟平常人一样,作者也经历了家里老人的过世,也因此改变对自己年迈父母的老去的看法。提前跟父母沟通,去尽量满足他们的人生心愿。
这些事情,当被作者娓娓道来时,似乎也没有那么的过不去。但是,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当你碰到这些事情的,你真的可以这么平静吗?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童年的创伤影响无法化解,工作后,工作上的郁闷,压抑,失落,又不知道如何梳导自己的负面情绪,最后只能胡乱发泄到他身边比他更弱小的人身上。如果这些人,能稍微懂一点情绪把控的能力,就能让很多孩子少受很多苦。
而关于失恋,就更加难以跨越。有多少人,因此放弃生命,或者从此不再相信爱情。但其实,爱情永远都不会是生活的全部。且不说你喜欢的人,可能并不适合你,就算适合你,也并不代表能幸福。因为,爱上谁都只能是开始。而无论爱与不爱,都应该先把自己照顾好。
我们总是看了太多的言情书和剧,认为两情相悦、白头偕老才是唯一完美的爱情。因此会反抗、排斥其它形式的爱,而痛苦就是这种反抗和排斥的结果。
很喜欢作者的一段话:
爱情就象万物一样,并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完成生命周期。生命中,没有任何事,任何人是值得自己放弃生活、放弃生命的。一切都是生命的体验。而让自己过得精彩,是生命的永恒旋律。
而对于工作和事业的选择,作者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为有烦恼,才会去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因为感觉痛苦,所以才会更努力,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所以接受它的变化,学习应对变化。
生活中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好事可能变化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看懂这个,就会对生活出现的不如意的事,有不同的看法。哪怕你依然会在愿望落空时失落,但首先你不会在失落的情绪里呆太久,其次,如果你带着好奇,去探究它带来的意义是什么?需要自己提高哪些能力?你就能走出痛苦和失望,通过坎坷和磨难,获得更多的能力和智慧。
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未雨绸缪是最好的安排。在可以满足亲人的时候,尽力去做,不要让自己或者亲人有遗憾;健康的时候,安排好身后事。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到真实,不违背自己的本心。真实也包括让每一个生命在最后的时光,充分享受到尊严、爱和知情权。
这一点,可能跟国人的一些理念不同。但是,与其稀里糊涂地离开这个世界,或者,如果能让对方知道实情,然后有时间去选择和安排自己的生活,似乎才是最人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