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年玩王者荣耀险丧命的消息不断。有少年日开8千万场,被父母训斥后跳楼,为购装备,盗刷父母银行。王者荣耀乱象使得网络舆论抨击王者荣耀不断释放负能量,指出游戏到底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而王者荣耀制作人发公开信说:“有人沉迷就怪游戏,我们觉得委屈。”这件事情背后的教育观值得我们探讨。
异常的家庭教育01有问题的家庭结构:焦虑母亲与缺席父亲
有家长说孩子沉迷于王者荣耀,影响身心健康,耽误未来发展,要求国家加以约束。当家长嫌弃孩子吵闹,将手机给孩子玩求安静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游戏使孩子沉迷?玩游戏就跟抽烟喝酒一样,烟酒没有错,错的是自身掌控力不够强。这背后的逻辑类似于假如孩子考不上清华北大,责怪清华北大的分数太高。流行手游不应成为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缺失的替罪羊。大多数人被“只有读书是唯一的出路”的观念绑架,却不曾发现游戏可开发智力,培养极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训练眼睛与手指等感官协调能力,甚至是带领团队的领导能力。假如父母假期带孩子冲浪、跳伞、攀岩、游泳而不是刷朋友圈、斗地主,相信孩子也不一定会沉迷于游戏。
有问题的家庭结构模式: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大多数家庭以孩子为核心,亲子关系是至高无上,夫妻关系的地位最低。从人类发展来看,人类先有爱情与激情,后有结晶,孩子只是爱情的延续,亲子关系应排第二,夫妻关系应排第一。从古代封建黄帝制开始,就有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观念,虽然现代观念有所改变,但“孩子就是一切”的观念仍旧根植于一些人的潜意识中。当母亲需要父亲的情感慰藉却得不到的时候,母亲就会把情感寄托于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变成她想象中的样子而不顾孩子的真实感受。当父亲发现在家里不受重视,就会在事业或者其他地方寻找自身价值,以至于逃离家庭,不愿归家。如此破碎不健康的家庭如何培养出性格健全的孩子。
有问题怪孩子02为什么出现问题归罪于别人
一个成熟独立的个体是敢于直面挑战,客观看待事物,理性分析问题,即有完整的自我人格。而自我破碎的人遇见挫折,会将问题归咎于其他人或物,强迫自己认同挫败感是其他客观事物导致的不是自身问题的观念,来调整已破碎的人格。从父母怪罪王者荣耀“毁了孩子前程”的事件背后可看出社会有很多自我不完整的个体。他们认为任何一件不符合他们的想法的事件,都是事件本身是错误的,就应该去怪罪,从没有去怀疑这件事是否与自己有关。这类人拥有强迫型人格,将自己的愤怒合理化,不仅允许自己畅所欲言,还赋予其言论价值,抵触所有他自行禁止的行为。
什么因素和环境造就了强迫型人格?我们来看60-70后家长的成长环境,他们都经历了磨难,有很多共同的经历,造成共性,吃苦耐劳,懂得珍惜,他们的财富是逐步累积的,他们懂得累积财产的艰辛,以至于害怕突然失去所有财产,对安全感的需求极其强烈,这是强迫型人格的根本问题,他们小心、谨慎,选择风险性最小的方式做事情,害怕变革,希望事物保持现状。追根到底强迫症的行为是不敢接受太多新颖、没有把握、没有保障的事物,害怕那些事物是一种诱惑,希望每一件事如他所愿。当事情不如他们预期的时候,他们会用表面看起来合理的方式表达怒气,并伪装自己的行为是有原则,他们赋予自己的行为某些价值,其实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自己。
和谐家庭出良子03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该扮演何种角色
孩子的世界是脆弱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将其击垮。如心爱的玩具坏了,喜爱的饮料洒了,养的小动物去世了,邻居小朋友不和他玩了,这些事件都可能使孩子看待世界的眼光发生变化。做父母的要及时发现孩子情感上的变化,要和孩子有共情,以孩子的视角帮助孩子表达出他的情感以及对世界的认知,陪孩子一起难过一会儿,孩子就会冷静下来,继续寻找其他新鲜事物。这样做比攻击孩子或者因为孩子的崩溃而崩溃要有意义的多。
每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在自己的独立意志与不得不顺从之间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他找到的解决办法和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做父母的应察觉到当孩子第一次说“我”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自我的意识,有了自己的坚持,他想征服所处的空间,尝试用自己的力量反抗周遭的人事物。父母应在关键时刻给予正确引导,如果孩子被教导的方式充满爱,他会被导向于如何实现自己的意志,如何自主地完成任务。孩子长大后是否敢于表现自己,是否惧怕权威,是否顺从配合等的特征都是在孩滴时代已经形成。所以,拯救孩子的不是社会、媒体、学校,而是家庭教育中的父母。
游戏的存在本是娱乐消遣,所以感谢游戏陪你度过空虚的岁月吧,也应感谢在游戏里遇见的人。愿每个人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着自己的岁月且不后悔。没有谁逼谁,都是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