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做好一场演讲的方法论

做好一场演讲的方法论

作者: burningbear | 来源:发表于2016-07-05 12:40 被阅读0次

    演讲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行为艺术。做一场让所有人拍手叫好的演讲,一场发人深省,甚至达到精神布道的作用的演讲,“敢于上台”只是第一步,要达到95分的水平,光有热情远远不够,这其中有很多的方法论可以探究。
    最近看了微博上分享的“TED演讲技能”,回忆了一些自己的演讲经历,觉得十分在理,于是整理这篇文章。

    大纲


    1. 当我们说演讲,我们打算做的是什么?
    2. 有什么tips,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达到我们演讲的“目的”,也就是进行一场精彩的演讲?
    3. 结语

    一、当我们说演讲,我们打算做的是什么?


    演讲的形式,风格,主题繁多,场合不同,也会有很多的差异。但是,所有的演讲,或者说所有精彩的演讲,做的事情都是同一件事情:演讲者通过自己的语言,ppt等工具作为载体,将自己大脑中的“观点”,传递给观众。

    那么让一个从来没接触过这类观点的人认可我们,我们要做的,绝对不是只告诉别人,你的“观点”,这个“结论”这么简单。我们需要从零开始,带领所有在场的素不相识的人,到达你即将走的“思维跑道”上,并且你要作为领头人,让大家能够跟着你达到你所要展示的“跑道终点”,如果你能够让所有人只需要通过“听你说”就能很轻松地跟上你,并且他们由于你给他们设的悬念让他们饶有兴趣地跟着你走到终点,那么这场演讲就被称之为“精彩”的演讲。

    所以总结一下,当我们说一场演讲“精彩”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讲的是:这个演讲者热情地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有价值的观点,并且他有逻辑性地、形象地、简单易懂地让我在短短时间内相信了他所说的观点。甚至把他纳入我们人生的方法论中。

    二、有什么tips,有助于我们进行一场精彩的演讲?


    1、有且只有一个观点

    一次只表达一个观点,最多不要超过3个观点。并且,在准备ppt,在准备演讲稿之前,把这个观点用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在准备演讲材料的过程中,所有的思路,语言都和这个观点相连。

    大家都知道的一个理论,一个人能够短时间接受的观点是3个,这个方法论可以用于每一页的ppt的设计,让每一页面的ppt所表达的思想不超过3个。当然,也可以用于整个演讲的设计。

    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有且只有一个观点,也就是major idea。这点放在了我整篇文章的tips的第一点,也就是说——他是全文的重中之重。
      

    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每个想上台演讲的人,我们所想的事情只会多,不会少。我们总希望在更短时间内让观众知道的更多,所以希望能够抛出更多的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认为这样的演讲能够起到最好的效果,但是其所起到的效果正好相反。
    连续抛出很多个观点,并且以平行或者跳跃的方式论证,比起只讲一个观点,并且给出背景,分享实例阐述清楚一个观点。前者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大家口中说得“讲课就是在念ppt,每个观点切换地很快”的老师,或者一个正在复习大家所知道的知识点时的老师;后者呢,就像是一个用一节课的时间向同学们介绍一道答题的解题思路和求解过程的老师。很显然,如果你是一个对将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的学生,除非要期末考了,不然你是宁愿选择玩手机也不会听前者的老师讲课的,对吧?

    • 如果你需要表达的观点确实不止一个,演讲是由几个parts组成的,那么有两个要求:
      • 观点最好不要超过三个
      • 几个part的组织最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可以是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或者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或者是“我们想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做出了什么”等等都可以,但是你要有一个逻辑链条,这个链条是给自己理清思路,也是让观众跟上你的思路的。
    • 将你的观点,或者你的几个观点。用文字的形式,写在你的草稿纸上。实际上,我只强调一点——不要把你想的东西放在脑海里,请写出来,并且在你组织你的ppt,演讲稿时刻记着,所有的东西都为这个观点服务

    2、好奇心

    利用好奇心,让观众保持兴趣关注你的观点。

    没有人愿意为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浪费时间,即便是课程,你也得告诉学生我这门课很重要,它关乎你高考,它学分很多,它对你未来的职业生涯很有用处。何况是一场大家完全可以选择主动屏蔽或者提前走人的演讲呢?

    那么,如何让观众产生好奇心?

    • 比起逻辑抽象论述,往往是有趣的故事,最吸引人。我以前有一个习惯,喜欢把很多道理抽象出来,讲给别人听,我认为这样表达出来的东西非常精炼,并且具有更高的普适性。但是,我起到的效果往往是,“卧槽,你tm在说什么??我没听懂?”。后来我意识到,原因在于,语言交流和书面陈述不同,书面文字表达可以精炼,因为人们可以反复研读,琢磨其中的深邃的道理;但是语言表达就不一样,大家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憋了半天憋出了一句道理来,还不如别人举个例子简单直观,还比你有效果。能让大家更有兴趣地听你讲下去。
    • “设问”,是一个比较简单粗暴而有效果让大家跟着你的思路走的表达形式。设问的意义在于,埋下伏笔,一点点拿出自己所要展现的东西,而不是一下子全盘托出。有趣的,启发式的问题,来说明,某一个话题为何需要做进一步解释。用“设问”来作为链接整篇演讲的逻辑框架,每一个观点介绍之前,都用一个设问引出,我认为是比较好的一种形式。
    • 如果你的主题够深刻,能一开始指出观众世界观中的空白点,茫然点,观众自然有填补空白的需求。

    3、循序渐进

    在熟悉的概念上,循序渐进的构建出你的观点,而不是直接给大家一个认知跨度很高的抽象观点。

    这个观点的提出是基于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的,简单而言,就是人类是通过对已经认知的事务进行“类比”,“联系”,“对比” 建立新事物和自己已经熟悉的事务的链接,从而来构建起对新的概念的自己的理解。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从这个角度上说,知识,还真的就是“网络”呢!所以呢,我们要取得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的效果,也是需要遵循这个link建立的过程。

    • 使用熟悉的概念,用观众熟悉的语言。就像我前面所说的,你是在做演讲,而不是在写一篇深刻的议论文,所用的语言风格应该是:“简单粗暴,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而不是:“语言深邃,充满哲理,发人深省,专业性强”。除非你是在做一场学术报告,不然,那些你自以为熟悉的术语和概念的使用,除了让大家觉得你这人很牛逼,遥不可及之外,对于大家理解你的想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比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理想的方式。先说一个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比喻:

    我问别人“算法”在软件工程师职业生涯中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重要不重要,听说以后不常用到啊?翻阅了很多答案,我现在只记住一个:“算法”就像是练武的你所需要修炼的“内功”。它不见得会被直接地应用与你的哪场对决,但是它能够有助于你更顺利地进行每一次修行。所谓,根基不稳,地动山摇。

    就像之前所说的,人类认知新事物需要一个建立link的过程。比喻便是人类所创造的最好的进行的建立不熟悉的事务和熟悉的事务的链接的过程。所以,想要解释一个概念,不要去翻各种文献书籍了。听我的:举个例子吧!打个比方吧!

    • 循序渐进:也就是逻辑性,我要告诉大家A->D。如果跨度比较大,最好把这个过程进行切分,A->B->C->D。总而言之,就是要降低观众理解每一个信息点,接受每一个概念的难度。

    三、结语


    熟话说,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欢迎各位指正,也方便我逐步完善这篇文章。:)



    BurningBear
    2016.6.12
    于寝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好一场演讲的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eh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