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了一本《无诗不成唐》,作者以时间线为顺序,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介绍了众多杰出诗人及其生平。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颠覆我们平时认知的小段子。
无诗不成唐,无唐不成诗无诗不成唐,无唐不成诗。
在中国文学的圣殿里,站着两排神祇,一边是唐朝诗人,另一边其他朝代的诗人挤在一起。
离开诗人,唐朝平淡无奇;因为唐诗,唐朝无与伦比。
-《无诗不成唐》
一、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改国号贞观(公元627年),初唐四杰都出生在贞观年间。骆宾王最早,生于贞观元年,五年后卢照邻诞生,公元649年王勃杨炯同时降临,同年唐太宗狗带。
这四人里名气最大的就是骆宾王,“鹅鹅鹅“简直就是中国学龄儿童启蒙诗。我们7岁时在背人家7岁时写的诗,所以骆宾王是个天才儿童。他生于浙江义乌,在小商品市场没有火之前,他才是义乌的杰出商标。 骆宾王后来参与了徐敬业的造反,写了一篇讨伐武则天的文章叫《讨武曌(zhao)檄(xi)》。徐敬业的爷爷徐茂公是大唐开国名将,跟随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武则天看到檄文中”一抷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都惊呼:“怎能错过这样的人才?”。可惜一代天才诗人,最后下落不明,一说是死于起义乱军之中,也有说是出家为僧。
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命运在社会形势前面渺小的不值一提,诗人们的命运也不由自己主宰,也许同样才华,有的加官进爵,有的颠沛流离,都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产物。
再说说因《滕王阁序》千古留名的王勃。王勃的家族很有名望,家中出了众多学者才子和神童。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门生遍天下。王通的弟弟王绩是个神童,15岁就名满天下。王勃的哥哥王勮,20岁就考中了进士,官至凤阁舍人。当时考进士很难,很多人到老都一直在考,才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这样的激动不已。凤阁舍人也叫中书舍人,是皇帝近臣,管起草诏令之类的。
王勃生于这样的家族,耳濡目染自不一般。六岁开始写文章,9岁就撰长文10卷指出《汉书》注释错误,15岁上书大臣刘祥道反对征伐高句丽,被推荐去做王府侍读学士。可惜王勃跟着王子皇孙们斗鸡走狗,被逐出王府,后来做了虢州参军,虢州在现在的河南省。不长记性的王勃居然私藏管奴,被举报后一害怕就把管奴杀了毁尸灭迹,杀人偿命,可是王勃福大命大,居然碰上天下大赦,逃过一劫。他的父亲被他牵连,被贬官为交趾令,交趾就是越南河内,没错,唐朝时那是我们的地盘。从京城长安到越南河内,山迢迢水迢迢,在那个只能靠走路和车马,道路也不是很发达的年代,往返需要两年,而且是天涯海角一样遥远不可及的地方。
20出头的王勃,才华横溢,声名狼藉。一路走一路东游西逛,走着走着就到了江西南昌,古称洪都,想登滕王阁还被军士阻拦差点没上成。一路风尘,王勃名满天下却一事无成,他感怀遭遇,写下滕王阁序勉励自己。如果没有这样的遭遇,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就没有滕王阁序了。光有才华不够,也许际遇才是诗人最好的灵感。王勃离开洪州继续南下,在从广州坐船去交趾路上葬身大海,年仅27岁。滕王阁序成为他一生最好的惊艳绝响。其实王勃还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样的佳作,但都比不上滕王阁序。连一直不太看得上他的杨炯,在读了滕王阁序后都深感痛惜,为王勃文集做序。
初唐四杰的另外两个,杨炯和卢照邻,相比上面两位,今日为人所知的佳作好像就没有什么,其实杨炯也是个天才儿童,是初唐四杰中唯一通过了童子科考试的人,还通过了制举考试(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特别考试),还被誉为唐朝边塞诗的开山鼻祖。卢照邻写过一首《长安古意》的古体诗,让杨炯等都自愧不如,其中一句最著名的就是: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卢照邻一生病痛缠身,以致不能为官,最后竟投水自尽。
初唐四杰都是神童出身,恃才傲物,最后都不得善终。所以当时人对他们评价并不高,后来杜甫一声断喝: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为初唐四杰的成就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