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思之说》|1 镜像阶段

《不思之说》|1 镜像阶段

作者: wang21984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03:44 被阅读0次

    1 背景

    肖恩·霍默指出,《镜像阶段》(1949)一文有四条思想线索,即现象学的哲学传统、心理学家亨利·瓦隆有关镜映的工作、动物行为学家罗杰·凯卢瓦有关拟态的工作、哲学家亚历山大·科耶夫有关承认与欲望的工作。

    1.1 现象学

    现象学源自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的著作,并涉及“纯粹现象”的本质,也就是说涉及这样一种观念,即:对象并非是作为同我们对它们的知觉相分离的事物而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相反它被紧密联系于人类的意识。

    根据胡塞尔的学生马丁·海德格尔,人类的意识不是一个由思维与形象所组成的内部世界,而是一个向外“抛掷”(project)的持续过程,或者是他所谓的“外在”(ex-sistence)的绽出。

    萨特曾参加海德格尔的讲座,将其思想带回法国。萨特在《自我的超越性》中区分了自我意识和自我:自我意识在本质上即是“虚无”(nothing),而自我则是由主体知觉到的世界上的一个对象。

    萨特在主体与自我之间的区分为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铺平了道路,而“外在”与“虚无”的概念影响了拉康对无意识的阐释。

    1.2 自体之镜像

    心理学家瓦隆认为,一个人要把自身认同为一个自主一致的自体,首先要将自体区别于他者,并区别于外部环境。突然显现的自体感中有一个关键过程,即婴儿有能力认识到其自体,同时将自体区别于自身的镜像反射。瓦隆在“镜子测试”中发现,大猩猩很快对自己的镜像失去兴趣,6个月大的婴儿会对自己的镜像感兴趣,挥动四肢去探究镜像与现实的关系。瓦隆将“镜子测试”中的婴儿行为解释为主体从镜像到想象、从想象到象征的一种辩证运作,认为婴儿正是通过这一运作来创造其主体的统一性。

    昆虫对环境拟态,通常的解释是为了保护自己。动物行为学家凯卢瓦指出,昆虫采取其环境外观,是被捕获在自己周围的空间中,试图隐匿于那一空间。

    拉康从瓦隆的测试发现了镜像对自体建构和自我意识的重要作用,从凯卢瓦的著作中则汲取了按照形象塑造自身的思想。

    如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借自皮埃尔·让内的“心理分析”,拉康的“镜像阶段”借用了瓦隆的实验和术语,而旨趣不同。当拉康把镜像阶段置于科耶夫式的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加以讨论时,镜像阶段便不再是瓦隆意义上的一个心理学概念,而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富有理论阐释力的哲学——人类学概念。

    1.3 承认与欲望的辩证法

    1933年至1939年,科耶夫黑格尔的哲学开设过每周一次的研讨班。科耶夫对黑格尔的诠释,对于法国哲学影响深远,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黑格尔主义才被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取代。

    (法国哲学有“3H”时代、“3M”时代之说。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简称“3H”,H取自三者姓名首字母;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简称“3M”,M取自“怀疑大师”之法文 Mâitres de soupçon 首字母。)

    根据黑格尔的观点,自我意识是通过自我反思的活动发展起来的,自体性便由此呈现出来。为了人类主体性的显现,一个人不仅必须意识到其自身的区分性,而且还必须被另一个人承认是一个人类主体。此即“统治与奴役”的辩证法,简称“主奴”辩证法。“主人”和“奴隶”相互依存,主人为了成为一个主人,必须得到奴隶的承认;奴隶之所以知道自己是一个奴隶,因为他被主人承认是奴隶。主人可以自由地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为奴隶的承认所肯定。主人依赖于奴隶对其身份的承认,所以永远不可能真正自由;但奴隶并不以同样的方式依赖于主人,因为他有另一个自我肯定的来源,即他的劳动。若奴隶的身份经过他作为奴隶的劳动而获得肯定,那么真正自由的不是主人而是奴隶。

    科耶夫认为,此种辩证法本质上是关于欲望和承认的博弈。主人和奴隶都为了获得承认而受困于相互的斗争,一方无法离开另一方而存在,而同时彼此又是对方最糟糕的敌人。拉康认为想象界遵从此种辩证法,宣称黑格尔这一伟大洞见揭示出了“每个人都存在于他者的存在”。

    2 镜像阶段

    镜像阶段大约发生在婴儿6个月至18个月之间。0到6个月之内,婴儿只能被动地接受外部作用,感觉支离破碎,没有统一性和整体性观念。在镜像阶段,婴儿开始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形象,他第一次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具有一个整体的形式。婴儿还可以通过自己有限的动作来控制镜像,并为此感到快乐,冲着镜像发笑。这种完整感、控制感是想象的,他仍处在身体不协调、无法自如活动的状态。婴儿通过认同镜像,预期了对身体的掌控。

    镜像同时又是一种“异化”,因为它与自体相混淆,实际上取代了自体的位置。获得统一的自体感的代价是使自体成为他者,亦即成为镜像。拉康写道:

    “镜像阶段”是一出戏剧,其内在推力从不足突进至预期——而对于所有被捕获在空间认同之圈套中的主体而言,这就制造出了从破碎的身体形象延伸至我将之称为整形的其整体形式的一系列幻想——最后到异化的身份所披着的盔甲,这场戏剧将以其坚固的结构标记出婴儿的整个心理发展。

    在拉康看来,自我便出现在这个异化并迷恋自体形象的时刻。自我是这些形象的效果,是一种想象的功能。或者说,自我的功能是一种“误认”的功能,它拒绝接受破碎与异化的真相。自我既认同他者,又与他者竞争,争夺他者的位置,二者如同主人和奴隶。

    从广义来看,镜子意指任何反射性的表面,如母亲的面庞(温尼科特:“当婴儿看母亲脸的时候他(她)看到了什么?我认为,一般来说,婴儿看到了他(她)自己”);而镜像意指个体认同的形象。镜像阶段所开创的自我的想象功能,并不会随着镜像阶段的结束而结束,相反,它作为人类主体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是农民女儿,但父亲效仿贵族家庭,将她送入修道院。她在修道院读传奇小说,将自己误认为贵妇:

    她巴不得自己也住在一所古老庄园,如同那些腰身细长的女庄主一样,整天在三叶形穹隆底下,胳膊肘支着石头,手托住下巴,遥望一位白羽骑士,胯下一匹黑马,从田野远处疾驰而来。

    嫁给不解风情的乡镇医生包法利之后,她闷闷不乐。夫妇二人偶然进入侯爵的视线,侯爵觉得爱玛“不似乡下女人”,邀请他们夫妇去庄园参加舞会。她得以一窥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还和一位“子爵”跳了舞。梦幻的一晚给爱玛的幻想/误认添加了燃料,她越发向往上流社会,难以忍受平常的生活,以至于偷情、借债,最后家破人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思之说》|1 镜像阶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er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