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女儿吃饭时,她很郑重地给我讲了一件事情。
她们班的科学老师去三班代了一节课,课上有个小朋友偷偷吃沙琪玛,被正在打电话的老师发现,老师习惯性地把手机当粉笔扔了出去,结果手机摔碎了。
女儿讲的时候一直强调老师喜欢用粉笔扔小朋友,她居然把手机当成了粉笔,真是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和她开始就这件事进行探讨。
我说:“我们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那个同学,你被老师拿手机砸了,如果砸中了,你什么感觉?”
她说:“肯定很生气啊,因为被手机砸中肯定很疼!”
我说:“那你会想到老师这样做是为了提醒你认真学习吗?”
她说:“肯定不会。”
我说:“这就对了,想让别人认真学习,就应该采用让别人能够认真的方法。老师这样做,学生不但不会领情,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不仅疼,甚至可能会开始默默地骂他,并且以后可能还会因为讨厌他而讨厌她的课,那么成绩就很难提高,这样对立关系就建立了。如果砸了没有砸中,但是手机碎了,有可能小朋友还会幸灾乐祸。再者,如果砸中了,并且砸伤了,那就更严重了,还得给学生赔偿,甚至碰到蛮横的家长,告到教体局,那说不定对工作都会有影响。”
女儿吃惊地看着我:“真的啊,太可怕了,没想到这个小小的习惯可能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老师估计很生气,但是碍于面子,她在同学面前也不好发作,这下还得损失几千块,真是不值得!”
正好,我进家门之前,她和弟弟发生冲突,拿凳子去吓唬弟弟。我赶紧说:“既然知道了这个习惯不好,那你对弟弟的态度就得反思改正,万一哪天你一不小心伤到了弟弟怎么办?更重要的是,你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严重后果什么时候会有我们不清楚,所以,最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要养成好习惯。”
女儿笑了,但还是在感慨那个老师。
正好,当天下午我也碰见了一件很相似的事情,我也给她讲了讲。
下午,我和一个同事去一个单位办点事情,我们只知道一个门,开车到那里的时候,门口放了几个交通锥,在靠边的地方还放了一个“出口”的牌子,我们以为另一边是进口,于是开车准备进去。可是交通锥的间隙太勉强,不好通过,这时门卫走过来了。
我们问这里面是不是不让把车开进去,那个大爷非常幽默,说到:“我怎么会不让你进去啊?”他指着那个“出口”的牌子,说:“是它,它不让你进,要不咱找个人打它吧?”我们瞬间被他给逗笑了。然后他给我们指了进口的方向,我们就去办事了。
我对女儿说:“你还记得你学校那个门卫吗?他就只会说难听话,搞得大家都不开心。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截然相反。所以,你看语言的魅力不可小觑啊!”
女儿说:“还真是啊!”
然后又念叨了一阵子那个老师的事情。
生活当中,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其实有些早已预示着必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