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歌也可以学得很活

诗歌也可以学得很活

作者: 前行的小蜗牛_ | 来源:发表于2022-05-05 06:45 被阅读0次

    “想要真正地理解,就要敢于篡改,就要大改特改”。

    一直感觉古诗是一种非常严谨的文体,一行几个字,每个字有特定的意思,大多古诗还押韵……这些特点让我讲古诗的时候总是中规中矩,不敢自由发挥,甚至不敢像讲其他文体那样联系生活和身边小事。

    但是在干老师的课例中,开头的这句话让我触动很深。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学生也会调侃式地改一些诗句,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烧鸡挂眼前,口水直流三千尺…… 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这些篡改也只流传于伙伴之间,老师听到了还会制止。

    但是,干老师的课堂上却鼓励孩子们篡改,认为这也是真正理解古诗的一种方式。比如他让学生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第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进行篡改,让把西湖换成其他词。换成全国有名的荷乡宝应,换成他们师生所在的扬州,接着学生马上举一反三地换成江苏等地名。在这样的改写中,学生对这句诗的理解就呼之已出了。

    思维到这里没有停止,而是又带着学生往前走,让换成“人生”一词:“毕竟人生六月中”。接着干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这里谁是毕竟人生六月中?刚才情绪活跃的孩子们静了下来,继而转向了思维的活跃。有学生说到了老师,说到了他们熟悉的班主任,说到了正在给他们上课的干老师。

    学生能说到这些,可见他们对这句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可以说进入了理想课堂中的第三重境界,知识复活了,并且和人生有了共鸣。干老师总结说你们现在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你们的班主任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干老师可以说是“留得残荷听雨声”了。

    我不仅感觉这样的处理真的是太妙了!所有知识的学习最终都应该和自身发生联系,正如这一环节,干老师巧妙地让离学生久远的诗句和孩子们的生活发生了联系,把孩子们和老师们的生命编织进了这首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诗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歌也可以学得很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iw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