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一个人的需要,并且满足他,在带给他幸福的同时,自己反而感到了更大的幸福。
这段时间老妈说话颇为刻薄,不是看这个人不顺眼,就是看那个人不顺眼,趁着她上街不在家的机会 ,我和老爸在家对她进行了一番讨论。
妈这段时间怎么啦?
哎,就是很讨人厌,脾气坏,说话难听。
怎么回事?
哪里有什么事?你妈就是这样的人,在外对别人都客客气气,生怕得罪人,一回到家里,那就脸难看话难听了,搞得我有时都不想在家里呆。
我也感觉到了,妈对外人还是礼貌有分寸的,对家里人确实不太客气,有时候说话真的是不好听。
哪里只是不好听,简直是听到过难听的,没有听到过这么难听的。
您觉得她是什么问题?
谁知道?不爱在家呆着吧,年轻时尽在外面了,退休了也跳舞打太极打麻将,在外面总是开开心心的,回家就不行了。
会不会是心情不好,您想一个人如果心情好的话,是不会说话刻薄的。
也许吧。
聊天结束了,我却开始想,怎样改善一下老妈的心情,如果是我有什么样的环境会心情好呢?
首先是鲜花。女人对花的喜爱是不由自主的,看到粉粉嫩嫩的颜色,闻到香香的味道,心情便愉悦了起来。我给她选了粉色的玫瑰,让她的心情柔和起来,又加了两朵向日葵,明亮的黄色让人开朗积极。
然后买了一个猫咪图案的瓷杯,支楞起耳朵笑容可掬的猫猫头,一看到令人嘴角上扬,专治各种不开心。
最后是做点实事,买了些鱼呀虾呀菜呀的,下午去给他们做一餐好吃的。
别说效果还是不错的,收到花花和猫猫的老妈笑开了花,我做饭时不时跑到厨房里来监督和检查,吃时频频表扬。哪里还有板着脸,哪里还有一句刻薄话?
女人还是需要哄的,哪怕到了70岁,哈哈,看到爸妈开心的样子,我觉得自己比他们更要幸福得多。
年轻时总觉得幸福就是得到,总是期望别人给予,给予关注、关心、惊喜、热情、偏爱、特别,得到了就开心,得不到就失望。没想过这样子把幸福寄托于别人的给予,是一件多么被动的事。
现在渐渐体会到作为给予方的幸福。有句话说,看一个人不是听他说了什么,也不是看他做了什么事,而是看他身边有没有人或物因为他而幸福。深以为是。
一个能把植物养得很好的人,一个能对宠物爱心满满的人,一个和配偶长年关系和谐的人,一个和父母孩子亲密无间的人,必然是自身能量满满,爱满而溢出,惠泽身边的人和物。
而一味等着别人付出的,必然是爱的匮乏者,只能分得别人溢出的爱,让爱的主动权握在别人手里,靠别人的心情和责任感得到幸福。
以后就做一个给予者吧,观察和觉知家人和朋友的需要,给他们制造开心的时刻,他们在感动之余不会意识到,我才是得到最多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