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8月起,已经在这所单位工作了三年多的时间。
细想来从记事起,我就渴望独立的生存空间。初中以前的自己是个成绩优异的乖乖女,给人的印象永远是低着头,驼着背,背上有个厚重的大书包,里面装着所有学科的书和练习本。每次甩上肩的时候都仿佛能带着我飞出去。那时候的我是独来独往的,我没有朋友,因为她们“成绩不好”,所以在母亲好几次难看的脸色后,便再无往来。
从高中起,我的成绩有明显下滑开始,就被剥夺了几乎所有的私人空间和时间。下学后是要第一时间到家的,稍晚一点都会被狂风骤雨般的打骂。周末是不能和朋友出去玩的,也不能上网,更不可以用手机,所有的可以被“监视”的时间,我都要盯着数不清的作业本看,哪怕我一道题也做不出。门是不可以上锁的,否则会被暴躁的母亲狂轰乱炸地砸开,大骂问我“是不是想自杀”。
高考结束,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家最远的省份,孤身一人乘着飞机去往陌生的城市。身边的人嘴里说着听不懂的方言,让我一度认为自己穿越了。好在我的运气还不错,顺利找到了学校,又在学长的指引下找到了后来住了四年的破旧寝室。至今我还能想起我睡那张床与公用水房只有一墙之隔,盖在身上的被子潮乎乎的,梅雨天气还可以拧出水来。尝试学着别人去楼下晒被子,没想到是和被子的永别。
再后来,读研,工作,结婚……时间仿佛巨大的车轮不断碾过来时的路,推着我向前奔跑。再来不及去好好品味时光。或者说,美好的时光我从未用心品味过。我的眼睛习惯了去看着前方的路,忽略掉沿途所有的风景。
我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生活技能,比如做饭,照着“下厨房”一个个的尝试过去,然后推陈出新;比如开车,抽出半个暑假的时间一口气过掉科二三四,早上五六点钟去驾校,下午对着抖音上的教程重复刷新去看;再者,就是这日复一日的工作。发现生活是一件千篇一律,周而复始的事情之后,我开始强烈的厌倦。
再也没有了目标和挑战,我开始一个个确立,对我来说,缺失了目标感是致命的,因为我与生活很早就开始抽离。我置身在人群之中,游离在所有人际关系之外,早就不记得该如何良好地与他人相处。如果生活是这样没有突破口,那么现在的我,随着逐渐老去,最后会剩下些什么?
随着身边同事的一个个离职,去往新的环境,我开始越发焦虑。在潜意识里,我认为他们已经突破瓶颈,开启了下一阶段的人生。但理性始终提醒我生活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场马拉松,让自己舒适和坚持得更久才是第一要义。至此,我开始重新去审视自己,和现在的人生。
“不离开永远都要忍受”,这是同年入职的一个朋友讲给我的。但是不忍受又该何去何从,却是我一直没有想清楚的命题。
我做过诸多尝试,最终发现惟有写作是我自内而发的一件事。我无需强迫自己,就能做下去的事情,但不是感兴趣就可以谋生。
对于谋生,28岁的我依旧是就业浪潮中的沧海一粟。因为没有看清,便只能糊里糊涂地走下去,因为对我而言,走下去,就比原地不动要强。
或许,这就是我一直不开心却没有离职的原因罢。
有时候我会有点难过,感到前路漫漫,不知通往何方。但是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当时,这座城市吸引我的地方?
未知与偏执,期待与创新,赌上信念,大踏步向前走去。就为了,换一段自强自立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