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是一战后期在英国诞生的一种重型武器。二战中无论各种性能,还是战略、战术,发展的已经很成熟了,被广泛的应用于战场。特别是古德里安用闪电战,横扫欧洲各国,推进速度之快令人震惊,也拉开了机械化战争的序幕。

日本是最早使用坦克作战的国家之一,由于其国内资源馈乏,所生产的坦克装甲防护极薄,在西方军事家的眼里,它就是活动的铁皮棺材,但在遥远的中国战场,由于缺少反坦克武器,它依然是喷火的钢铁巨兽。它所产生震撼力,足以使中国官兵心理崩溃。

一九三九年爆发的若门坎战役,使日军高层对大模使用坦克集群作战,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造价昂贵的坦克,不适合大规模使用。一九三九年,若门坎战役爆发后,日军将领认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于是派岀唯一的坦克师团齐装满员的被派上战场。与苏军在广袤地亚西亚草原上进行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坦克大会战。

殊不知此时苏军指挥官,已换成了朱可夫将军,那可是玩坦克战的老祖宗,这下小鬼碰到阎王的裤裆上了,只能自认倒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之后,日军的坦克成了一堆破铜烂铁,没办法只能运回国内的炼钢厂回了炉。以后的历次大型会战中,都没有集中使坦克作战了,把坦克分散到各个作战部队,以助军威和士气。
直到一九四四年,豫、湘、桂大战中,才大规模使用坦克装甲突击集群,作为进攻的主角。由于中国军队从没有见过这种战法,更缺少反坦克武器。由于突如其来钢铁洪流,一时给中国军队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一辆辆九五式、九七式坦克,你追我赶的,快速推进,一路势如破竹。

滚滚而来的钢铁洪流,几乎让中国军队的心理崩溃。大溃败产生了少见的,雪崩似的效果。这有赖于大规模使坦克作为装甲突击集群,尽管日军的坦克和西方国家的坦克,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在中国战场它依然首屈一指的存在。

一路攻城掠地,势不可挡。只见日军的坦克一炮轰开木制的城门,坦克、骑兵穿城而过。把守城的国民党官兵看的目瞪口呆,等日军的装甲部队远去,才回过神来,后面的步兵才会放下身段攻城。于是,长官一声令下,守城的官兵未放一枪一弹,一轰而散,逃之夭夭,转眼间就不见了踪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