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面试官跟我说了一段话,大致意思是”毕业一到两年的人是最容易膨胀的。因为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从对工作的一无所知到知识的快速积累,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己无所不能的错觉,觉得一切都很简单,但实际上他只是学到了皮毛而已“
当时面试完后,仔细的想了想,确实说的很对,自己也确实有点膨胀了。只掌握了皮毛的我就如井底之蛙一样,不知天地之广阔也没跳出去看一看的想法,然后就把自己吓了一跳:我竟然如此浅薄。
知道问题了之后,就得寻找解决之道。破除膨胀的最佳方法就是看自己的得意之处是否真的值得自己沾沾自喜。比如我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比较强,那么我就去观察别人,看看自己的学习能力跟他们比起来是否真的如自己想的那么强。结果很明显,我的强也只是我自己认为的强而已,自己的学习能力跟别人比起来还是差点的,经验也是组成学习能力的一部分,而经验正是我所欠缺的。
认清了现实之后,我便开始梳理自己现阶段必须知道的一些东西以及一些可以扩充的知识,准备恶补。
据我一段时间的观察,膨胀期是任何新东西学习阶段都不可避免的一个时期。因为从无到有这个过程很快,快到会让你产生自己很厉害的错觉,但其实放在整个环境下,你依旧很稚嫩。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新手程序员写了几行代码实现了一个功能之后便以为自己很牛X了,殊不知你会的在别人看来只是基本功而已。
根据我个人经验及观察,膨胀期有几个很明显的表现:
- 沉迷自己的优秀无法自拔
- 觉得任何知识都很简单,自己一学即会
- 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接触过的知识点
- 很久没接触过新知识点了,一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事情
- 无比的自信,跟自己不同意见的都是错误的
个人的经验之谈(都敢谈经验了,也是膨胀了……)
- 保持谦逊
- 梳理自己会的知识点,看看能否满足现阶段的需求
- 梳理自己现阶段应该会的,应该熟练掌握的,应该了解的,可能需要知道的
- 观察别人怎么做的,比如思考问题方式、写代码方式等。时刻记住,不管是谁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