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大学的一个同学又换房子了,换到了西城区的学区房,不禁让大家好好羡慕了一番,西城的学区房意味着什么,以后孩子可以上北京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初中,仿佛一下子就能看到孩子的美好未来,西装革履,职场精英,让我们这些老母亲都格外的羡慕。
回想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想为了孩子的未来换一个学区房,但是先生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家里的积蓄又不够再买一套房,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是吵吵闹闹,磕磕绊绊的,真的有点相看两相厌,甚至不愿意去理他。
最近娃还比较争气,参加了学校的古诗词比赛,在低年级组得了第二名,整场比赛她回答的比较活跃,好多的古诗词都能够对答如流,也让我和爸爸对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回家几次的反复测试,对于一个刚开学两个多月的小孩,古诗大概从头到尾背下来六七十首,而且每天背起古诗来,感觉孩子的眼睛都是会发光的,一副非常自信的模样。
前几天代表班级去做了国旗下的讲话,我还没到公司就收到了班主任发来的微信,国旗下的讲话读的特别好点赞,开学了三个月了从来没见过班主任老师这么主动开心的联系过我们,有事情找老师也是有问有答的一来一往,可见我的小人儿给老师挣了多大的面子,老母亲一天都好开心,把老师的消息发到了家庭群里也是一片的赞扬之声。还记得刚确定让她来演讲的那天,我刚回到家就和我说:“妈妈,老师让我下周一去国旗下讲话,本来是要让某某同学去的,但是她认识的字比较少,老师就让我去了。”我愣了一下,你难道认识很多字吗?应该也不多吧。随后我说:“那你给我读一遍那个演讲稿。”还真的是不太吃力的就读下来了,我看了一眼那个演讲稿,上面有几个字标了拼音,心里一想我们没教她识字哦,就是之前给她买过一些书,让她自己读一读,但是也都是带拼音的,当时只是为了让她巩固一下拼音的,也没有想到她居然认识了不少的字。
通过以上的两个事情,我心里对先生的怨反而没有那么多了,虽然我们没有在一个好的学区,但是孩子反而挺给力的,我们没有费太多的力气反而孩子在班级或者说整个年级也还算是优秀的。
最近心里反而更放的开了,好的学区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孩子一个相对高一些的起点,但是除此之外还是要靠孩子本身的,如果在好的学区,孩子又足够优秀,那么肯定就是更好了,如果在好的学区,孩子没有那么优秀,估计也就是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教育外力是一部分,孩子的内驱力才是最关键的部分,对于没有好的学区房的家长们,要想让孩子足够的优秀,只能增加孩子的内驱力,不断的鼓励孩子,扬长避短,慢慢的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