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针线间的温暖——读《诗经•无衣》

针线间的温暖——读《诗经•无衣》

作者: 远裳 | 来源:发表于2020-07-27 22:40 被阅读0次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回想小时候,最觉温暖的事情有坐在饭桌前等着爸爸端上美味,有坐在缝纫机前看着妈妈去缝制简单的衣服。那样的时光最香、最慢、最美,后来总听到“烟火味”一词,就会泛起这样的时光影子。结婚前,妈妈为我准备嫁妆,她要亲手为我缝制喜被,她把被子平铺满整床,套上顶针,小心地捏着一根小针,把一股线细细地穿过极微小的针眼,对折这线成相同长的两股线,在线的尾端,拇指和食指捏着线,轻轻一捻,就系成了小结。一针一线,起伏波动,行走留下了密密匀称的痕迹,轻轻摸着这柔软的针脚,总能听到妈妈的一声声的叮嘱。

    一针一线,都是无言的话语。

    “岂曰无衣”,起句不像以往用自然中的物来比兴,“怎么没有衣服?”只问不答,无须作答,答在问中,不必有任何怀疑,必然有衣!

    “七兮”、“六兮”,六和七并非实数,虚指很多。“六”在古诗文中多见,而“七”却很少见。《邶风·凯风》“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此处以黄鸟起兴,黄鸟的婉转声音与后面的“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孩子虽多,却没有一个能对母亲尽孝道的现状。《周易》云,万物皆有阴阳。而奇数为阳,偶数则为阴,七为奇数,六为偶数,共指很多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对比。而阴阳对比的又何止这么?春秋寒暑,昼夜朝夕,衣物何不随此而增减变化,此外,正装便服,长短色彩,亦多有不同,多有对比。诗中的数字,已不再是数字本身了,内在蕴涵的意味更为丰富,再以“兮”来流转绵长,似又看到时间的慢慢流逝,生活中的千姿百态。

    如数字一般,在生活中,每一件衣服都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御寒之物,而是一个故事。我结婚前,按照习俗,夫家也会为新媳妇准备一件大红马甲坎肩,这件衣服其实只在结婚那天穿在里面,但是我婆婆找到城里最好的裁缝,挑选最好的绸缎布料,带着我去量衣定做,那是她老人家送给我的第一件衣服。衣柜里的衣服更换了好几批,我也发福了很多,早已穿不了那件马甲,但总舍不得丢掉它。同样的,老公结婚穿的西服,也只是在那天穿了一次,但是也依然用衣罩精心保护着。儿子出生前,婆婆缝制的第一件小衣服、第一双千层底布鞋,我为儿子准备的第一个小褥子,这些都不再是衣服了,现在都没有用了,但它们在我们心中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有用”。

    “不如子之衣”,随着潮流发展,更新换代很快,每到换季时,女人总觉得自己衣柜里没有衣服,没有衣服可穿,其实,衣服很多,不过适合自己的,适合生活的,适合时代的,并没有几件。而有故事的衣服,有温度的衣服,总会坚定的保留下来。因为那是“你”做的,“你”送的,最珍贵的不是物质的,可以实见的,而是精神的,只可以感受的。无论款式如何,花费多少,总之只要是你送的,那就是最好的,无关衣服,只重人情!

    “安且吉兮”、“安且燠兮”,最贵的,不如最合适的,你送的更是最好的,穿在身上,更能抵御所有的寒冷和苦痛,衣服中针针线线穿织的体贴关心,如同心中的“软猬甲”,百毒不侵,百害不入,带来了更多的安心和安全。

    岂曰无衣,或许也真的无衣,衣物不在身上穿带着,而化在心中了。“一蓑烟雨任平生”,无衣胜有衣!

    岂曰无衣,不如子之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针线间的温暖——读《诗经•无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ut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