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刘宏工作坊 八年级语文备课室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本解读与教学实践探索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本解读与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诗菱 | 来源:发表于2020-03-13 00:10 被阅读0次

                          李红艳  2020.3.10

一、文本解读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唯一一个以“人文主题”组员的单元,课文包括一篇小说《社戏》,一首现代诗《回延安》,一篇当代散文《安塞腰鼓》和一篇现代散文《灯笼》。

        从共性角度来看,四篇文章都具有“民俗文化”的元素,便于学生理解特定背景、地域下的民风民俗,达成文化认同的包容性。同时根据表达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体现作者的情思,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作品充满了深厚的文化意蕴。以《社戏》为例,借用儿童视角,表达了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文章中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在烘托气氛、凸显主题、传情达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个性的角度来看,在《社戏》的教学中,不必过多的拘泥于形式,要把重点放在领会文学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教材的创新点,在课后练习第五题,读删减部分,体会作者的情思。教学中,面对文章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迟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除了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语言角度挖掘简练、精粹的文字背后蕴藏的情感外,还可以通过拓展对比阅读,了解成年之后作者看戏的经历,在挫败的经历下,再来回读童年中难忘的看戏经历,就自然而然能明白,普通的豆和令“我”昏昏欲睡的戏,早已成为成年后“我”心里,永远挥之不去的充满了童真、童趣的温情记忆,那是“我”埋藏于心底对故乡、对伙伴、对村民、对乡村文化的温暖眷恋和挚爱。还有那“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故事情节和汇集写意手法的景物描写,都可能成为我们课堂中的闪光点。

        贺敬之化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回延安》是一首极具用诵读展现的作品。教学中,以“诵读”为抓手,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贴着文本揣摩情感,通过反复、各种形式的诵读,去感受字里行间那“直白、热烈、豪迈”的感情基调。课堂中,每每读来,我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正是因为这是贺敬之基于延安生活的真实写照,离开了那种说乳交融的生活经历,再绚丽的语言也是苍白的,正如臧克家先生的评价“不求深而自深,不雕琢而佳句自来碰手”。缺乏语言感悟的课堂是空洞的,有了情感共鸣,疫情之下的这种“大我”的革命感情和“延安精神”就变得触手可及。

        刘成章笔下的《安塞腰鼓》是一曲酣畅淋漓的生命赞歌,读来气壮山河、慷慨激越、荡气回肠。语言形式与表达情感的完美融合值得我们反复回味。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到文本特质,一方面用好诵读这个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尝试运用花样诵读(改写读、对比读等),带领学生走入文本,感受其中强烈的生命律动。另一方面,紧扣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深度学习。这一点,正好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写作来完成。

        吴伯萧的《灯笼》算是本单元文本层面最具有挑战性的一篇文章,与他以往的作品风格截然不同,给人一种别样的“厚重”。课文一方面叙事,一方面抒情,有关“灯笼”的叙述组成一个序列,所抒发的情感又成为一条线索,关于内容和主旨方面在此不再阐述。个人认为,文章“事”“情”交织,并行而下,是很好的一篇从形式上进行篇章结构仿写的典范,尤其是小处写起,以小见大的写法。写作教学中,我们常常给学生强调,一线串珠,那这里的灯笼就是一个最巧妙的例子。尽管学生和文本之间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但是相信有了《回延安》中拓展阅读吴伯萧的《歌声》为积淀,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怎么用,全看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期待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有新的收获。

二、教学实践探索(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本解读与教学实践探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vn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