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避讳”这档子事儿 (续2)

“避讳”这档子事儿 (续2)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21-10-21 00:00 被阅读0次

在避讳这件事上,唐太宗李世民就开明得多,只要不是把“世民”两个字连用,别的都不用避讳。可惜,他这么开明,他的儿子却保守得多了,高宗李治上台后,觉得老爸太不讲究了,哪能体现出皇帝的威严,就替他狠狠地避了一把讳,凡是有“世”和“民”的,都不能用。比如三省六部中的户部,其实原来叫民部,不能再叫了,从此改成了户部。还有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大功臣李世勣,干脆改成了李勣,不准再用“世”字。更狠的是连观世音菩萨都不放过,只能叫观音菩萨。

在清朝初期,顺治皇帝名叫福临,老百姓都在担心是不是连“福”字也不能用了,好在顺治皇帝比较大度,也没受过多少汉文化的熏陶,就昭告天下:“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可惜的是,他的重孙子乾隆受过的汉文化熏陶不少,又替他做了一回主,规定对联中不得再出现“五福临门”的字样。

康熙和雍正也不是省油的灯,把矛头直指向古代的皇帝,康熙名为玄烨,于是一代明君唐玄宗不能再叫玄宗了,改叫元宗;雍正名为胤禛,于是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也不能再叫这个名了,改叫赵匡允,明朝亡国之君崇祯也不能再叫崇祯了,改叫崇正。

那么,如果不小心犯了避讳,会有什么后果吗?还真有。唐朝法律就规定:“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名字触犯者,徒三年。”

宋朝还专门编了一部《礼部韵略》,详细规定了需要避讳皇帝的字,总共是325个,其中宋高宗赵构的“构”字需要避讳的最多,达55个。

借“避讳”之名大做文章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宋朝时有个大才子叫吴倜,有一次进京赶考,别的考生都跑去孝敬大奸臣蔡京,唯独吴倜没去。考试结束后,宋徽宗看了吴倜的卷子,大呼奇才,当即就要把他定为状元,这时,蔡京在旁边说了句:“这个吴倜公然不避讳,实在是大逆不道。”宋徽宗一惊,赶紧又仔细看了看“吴倜”两个字,说没问题啊,这两个字不用避讳。蔡京解释道:“陛下请看这个‘倜’字,去掉右边的框,分明就是陛下的御讳(赵佶),这还不是大逆不道吗?”徽宗虽然觉得这个解释有点上纲上线,但皇家的威仪也不能不顾,绝不能纵然这种拐弯抹角以身试法的人。于是,吴倜因一个莫名其妙的解释而名落孙山。

除了避皇帝的讳,对家里的长辈也要避讳,俗称“家讳”。

《唐律疏义·职制篇》中明文规定,如果你的爸爸或爷爷名字里有个“卿”字,那你就不能做公卿之类的大官;如果名字里有“军”字,那你这辈子就别想当将军了……

唐朝大诗人李贺就深受其害。当年李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的爸爸名叫李晋肃,就有人说他不尊敬父亲,竟然去考进士(晋肃谐音),结果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就这样跟进士无缘,郁闷得不得了,仅仅活了26岁就郁郁而终。

另一位大诗人杜甫倒是没这个烦恼,但因为他爸爸名叫杜闲,所以他的诗中从来没写过“闲”这个字,而且他的妈妈叫海棠,杜甫一生也从没写过关于海棠的诗。不过好在杜甫没避爷爷的讳,因为他的爷爷叫杜审言,如果避“言”字,那杜甫也不能写五言诗、七言诗了,真是中国人的大幸!

因为避讳,也引出了很多非常有趣的事,比如东晋时,有一天,桓玄(东晋权臣,后来的桓楚开国皇帝。家里来了个客人,叫王忱,眼看天快黑了,就留他在家里吃饭,自然也少不了喝点酒。当时王忱正在服五石散,不能喝冷酒,怎么办呢?王忱就对一旁的仆人说:“把我的酒温一下。”

这句话刚出口,突然对面的桓玄放声大哭。王忱吓了一跳,连忙问他怎么回事,桓玄也不说,只管哭,直到把酒温好了才停下。

过了一会儿,酒又凉了,王忱小心地问桓玄:“我的酒还要温一下,你的也温一温?”

谁知,桓玄又放声大哭,直哭得声嘶力竭,晕过去好几次。王忱也吓坏了,这酒还是别喝了,赶紧走吧!

这桓玄到底为什么哭呢?王忱后来才想起来,原来桓玄的老爸叫桓温,当着人家的面张口闭口地“温一下温一下”,难怪人家受不了了。

所以去别人家里做客时,千万要事先弄清楚对方父亲的名讳,免得尴尬。不过,有时候也防不胜防,比如在唐朝时,有个才子叫周瞻,想走走宰相李德裕的门路,就写了几篇文章给李德裕送去。

这样的事在唐朝很普遍,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诗人都干过,也因为名人的赏识而声名鹊起,所以周瞻同学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捞点名气。

可左等右等,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是没见回音,怎么回事呢?是自己的文章太差吗?应该不至于,小周这点自信还是有的,于是小周就买了点礼物跑去找李府的管家问问。管家一听他叫周瞻,就气不打一处来,叫道:“你姓什么不好,偏偏姓周?!”

周瞻有点莫名其妙,我姓周怎么了,李大人的父亲叫李吉甫,没有犯讳啊?

这时管家解释说:“你看你这个‘周’字,不光里面有个‘吉’字,还把它围起来了,这不是大逆不道是什么!”

哈,这避讳,简直有点没边没缘了。

南宋时还有个笑话,有个人叫钱良臣,应该说这名字起得非常好,可谓要嘛有嘛。老钱也没辜负这个好名字,做到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可惜到了他儿子那里就出问题了。有一次,小钱正在家里跟着老师读书,读到《孟子》时,有一句“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小钱一看,里面有“良臣”二字,正是爹爹的名讳,怎么办呢?干脆改成“爹爹”好了,于是张口读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多亏现在没这个说法了,不然作文就更难写了。

相关文章

  • “避讳”这档子事儿 (续2)

    在避讳这件事上,唐太宗李世民就开明得多,只要不是把“世民”两个字连用,别的都不用避讳。可惜,他这么开明,他的儿子却...

  • “避讳”这档子事儿 (续)

    秦始皇时,为避“嬴政”之名,阴历一月从此不叫“政月”而改音“正月”。直到今天。 汉宣帝叫刘询,为了避讳,天下姓荀的...

  • “避讳”这档子事儿

    “避讳”者,说来也简单,就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和某些人物的高大形象——像君主,名家以及家族尊亲长辈等——说话,...

  • 聊天那档子事儿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群人聚会坐在一起,都在埋头看手机,没有打招呼,也没有聊天。吃完了一顿饭之后,抬起头来才发现好几个...

  • “锄禾”这档子事儿

    看一篇文章说,继于丹后,又一位国学“大师”蒙曼跌下神坛,为嘛?“连基本常识都不懂”。 文章说:于丹是因为曲解了《论...

  • 是你我的大逆不道还是5000年的荒唐可笑?

    最近出了两档子事儿,两档子特别让人感到恶心、想吐的事儿。 一是前段时间闹得轰轰烈烈的《16岁女孩被父亲当街暴打 疑...

  • 恨嫁的海燕(下)

    大兵这孩子踏实能干又孝顺,父母勤劳善良,为人真是没得说…… ! 媒人侃侃而谈,矢口不提大兵之前入狱这档子事儿——大...

  • 关于谢谢那档子事儿

    图片来源:Vfdbkijeroymlermglsgjsgrtutych 的新浪微博 6月15日 宜 睡觉 台风天气...

  • 宝宝洗澡那档子事儿

    威宝护理:洗澡那些事儿,对面的伊妈们,看过来 【伊妈们总结照顾新生威宝15个贴心之举】1、单独小床。2、避免阳光直...

  • “酒驾”这档子事儿

    朋友最近因为“酒驾”犯事了。 除了赔偿对方一大笔医疗费及精神损失费外,还被关了十五天。 出来后,大家聚餐,为了满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避讳”这档子事儿 (续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xd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