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去年开始接触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概念的: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1095/ed650b3e01398681.jpg)
后面又出了6集日剧《我的家中空无一物》更是将“断舍离”的理念发扬光大,似乎断舍离的中心思想就是“扔”——扔一切可扔的。
在护肤方面能跟“断舍离”联系在一起莫过于“肌断食”。被誉为日本美容教主的佐伯千津2007年就出了本《不要过分依赖化妆品》,里面提到过“肌断食”的理念。所谓“肌断食”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护肤步骤,满足基本的“清洁、保湿、防晒”就好了,记住“肌断食”不是让皮肤裸奔。岛国人民真会玩,各种“理念”被她们玩地不亦乐乎!“肌断食”一词漂洋过海到国内,从无人问津到念念不忘竟有些时日,最近在国内又刮起了一阵使用“肌断食水”的风,人文关怀精神还是可以的,至于效果就呵呵了,因为它的全成分表只有一种成分——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1095/6e14823140b0c08b.gif)
日本的“匠人”精神是全世界公认的,在护肤上日本女性也是要求极致,所以特别喜欢用清洁能力特别强的皂基类洁面乳。在追求较好的肤感上一般喜欢加入酒精,酒精对于皮肤来说是个刺激性物质。护肤极致的结果就是出现敏感肌,折腾完“极致”后开始止损,研制很多适合于敏感肌的护肤品,“肌断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不知在哪看到的数据说国内敏感肌在人群中占1/3,这个数字有点惊悚,当然评级“敏感肌”主观因素占的比重比较大,不能否认的是敏感肌是越来越容易赖上我们了。
对于敏感肌,我一直提倡“精简”护肤。其实“精简”与“肌断食”有几分类似,不同之处就是时间会稍长些,最少都是需要3个月,敏感肌的关键步骤是修复皮肤屏障,没有一段时间的调理皮肤分分钟就能回到当初的状态。
那天有个读者私信问我:“请问你是用什么牌子的化妆水?”我实话实说我不用化妆水,事实上中度干性加轻度敏感皮的我每日护肤的程序特别简单:清早用手直接接流动的温水洗脸;不出门的话就用点玻尿酸原液混合甘油涂在脸上保湿,出门则加个防晒霜,非必要条件下一般不化妆;晚上用氨基酸洗面奶洁面,又是涂上玻尿酸原液混合甘油保湿,最后涂上一层凡士林结束一天的护肤工作。这样的护肤方式陪伴了我一年多,皮肤状态维持地很好。
只有在皮肤健康的基础上才敢去追求功能性护肤,如美白、淡斑。等皮肤再稳定三个月,我会把“美白”的需求这需求提到日程上。
这样适合自己皮肤护肤程序是慢慢摸索出来的,曾经作(zuo)出重度敏感肌的我时不时就面部潮红、刺痛、长红疹子,皮肤科医生或许也很难给自己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护肤方案,所以我就采取了长期“肌断食”的办法,护肤品一件一件地扔一边,将成分越简单,对我的皮肤有用的护肤品留下。
肌断食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1.给皮肤减轻负担:“温和清洁、适度保湿、重视防晒”就可以给皮肤带来90%的好处,在剩下的10%中我们自由发挥地太多。皮肤上添加一层又一层的物质,“不堪重负”的同时还很容易闷出痘痘、加速老化等问题。
2.重新思考皮肤需要什么而不是该给什么:很多人认为的完整护肤程序为以下步骤:卸妆、洁面、面膜、眼膜、爽肤、精华、补水、保湿、美白、抗衰老、面霜。但皮肤真的需要这些吗?拿卸妆来说,很多人没有化妆甚至连防晒霜都没有用,每天用卸妆油(膏或者水)卸地不亦乐乎,其实这已经是一种过度清洁的行为了;面膜?真的需要天天敷吗?不需要,敷多了不仅导致角质层变薄,吸收产品的有害物质还是不少的;保湿对于油性皮肤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添堵的行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1095/b1677884b94f007b.png)
3.给自己放个假:每日捯饬这脸面确实花费了好多时间和金钱,减少护肤的步骤多干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呗!比如多睡个懒觉,多看点自己喜欢或者想看的书,最值得投资的自己还有锻炼身体。
如何肌断食
1.周五晚上洁面或者卸妆后开启简单的“适度保湿”工作就入睡。
2.周末“温和洁面、适度保湿、随时防晒、无妆”度过,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的时间可以按自己的节奏。但是痘痘肌该抹药的时候抹药,敏感肌该用修复屏障就用修复屏障的产品。但“美白、抗皱、去角质”等功能性的需求先放一边,一月一次的频次是值得尝试的。
这篇征文麻烦大家动动小指头点个赞,么么哒。《笑人征文|你说喝牛奶能变白,吃猪蹄能补胶原蛋白,我做了,结果……》
关注夕子桐,在打造一个有颜有料的王国,致力于“科学护肤”一块,每周日至周四更新。2017一起加油!
就到周五、周六啦,这两天夕子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周日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有问题可以私信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