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作者: 【美】 丹·罗姆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7-5
内容简介
用画图来解决一切工作问题,属于视觉化思维的方法论,通过将六六法则、SQVID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工具 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轻松的画出40多张图。
核心要点
1、如何收集信息
2、如何观察问题
3、如何解决问题
4、如何展示信息
如何收集信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93d28fc2613de6f8.png)
第一步:尽可能搜集数据
要想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有好的新想法,首先要有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第二步:尽可能展示所有数据,以便浏览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7b5d33746cb0b321.png)
把所有的数据都整合进同一种表格,此时我们才能看清都有些什么。
第三步:建立基本坐标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ac35c0bb08f57845.png)
根据原始数据,建立一个基本的坐标系,再将原始材料都放进去,通常会采用南北轴结构和东西轴结构。
第四步:将数据“画”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cf2f1c9a4e6e109b.png)
把数据放入坐标系,每个项目相应的增长量都已经一目了然,这样了解了表格中的数据究竟想说明什么,甚至为图表想好了合适的名字。
第五步:得出结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c1b3311a3f0c7d6a.png)
通过画图找出上面这个数据表的意义,你认为这些数据是关于什么的?你认为是谁搜集了这些数据?收集者为什么要搜集这些数据?看看数据,你能有什么样的结论?
如何观察问题
6个基本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f3254249ed3c1b2e.png)
6种问题类型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2c9f71fc8c2c0cd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5cfeb93ab6decbc5.png)
六六法则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a482a0479a4fe650.png)
从画像(问题涉及谁)、数量型图(他们有多少人)、分布图(他们分布的位置)、时间轴(他们什么时候对彼此产生影响)到流程图(他们怎样相互影响),问题渐渐变得清晰,足以让我们判断哪个方面更值得关注和挖掘。事实上,我们正在用6种图解释6种问题。
1、 “谁/什么”=画像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2a394fdd520b7b3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1695903cf92a9e29.png)
寻找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质
2、“有多少”=数量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9a4c622633bd873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173ce1f589ed82a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1b4776c6594064f8.png)
要知道某物有多少,必须得知道对象究竟是“谁/什么”,但“有多少”通道并不关心事物在性质上的差异,它只盯着数量。
3、“在哪里”=分布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b2e92c22bfb38c0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0f57efc45bbbe40a.png)
处理事物的位置及其与四周的空间关系,它通过瞬间建立表现事物相对位置的分布图来达到这个目的。
4、 “在什么时候”=时间轴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47bd4c28b732525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e42ffef8cf53f0dc.png)
“在什么时候”这类图不同于迄今为止我们讨论过的三类图——“谁/什么”、“有多少”、“在哪里”,这三类图在同一时间内发生而且多少有些相互依赖,但“在什么时候”这类图则取决于这三方面各自摄取的信息。我们只有知道某事物的初始状态,才可能看到它的变化。
5、“怎么样”=流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1091f8d6131ae74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24851a31bc9d3bb0.png)
当我们收集了足够多的“在什么时候”,就能够观察到是“什么”导致了“什么”,最后将“怎么样”的过程再现出来。
6、“为什么”=科学变量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e1ede13910228b2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687f0ea0cc8cc116.png)
“为什么”不仅仅是关于某事如何运作、事情什么时候发生、在哪里发生、涉及数量多少、有何用处,而是对所有事情的一种概括,即根本原因。只有收集到足够多的“怎么样”,才能看清楚“为什么”——一个个起因和结果彼此重叠,直到我们彻底理解事物的运作方式。我们习惯了事物发生的方式,相信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预测到最有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如何解决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6a654c9650c59bb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3a73fe314ec3f6f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625be19bc081a38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7ff989e5002eff9a.png)
-
“简单”还是“精细”?
“简单”还是“精细”.png
“简单”最大的优点:有了大概的印象,我们就能从总体上判断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精细”让我们能更真切地看到事件或事物的本来面目及细节。
-
“定性”还是“定量”?
“定性”还是“定量”?.png
定性可以反映我们内心对问题的判断和感受,而定量将问题具体化、数量化。
-
“愿景”还是“执行”?
“愿景”还是“执行”?.png
领导者应该看到前进的方向,也就是未来的愿景。愿景一旦清晰,无论是登上月球还是制作苹果派,我们的目标也就明确了。而“执行”落实通向目标的每一步。
-
“个别”还是“比较”?
“个别”还是“比较”?.png
只从个别的角度或者只从比较的角度出发,都无法保证得出正确结论。我们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思考。
-
“变化”还是“现状”?
“变化”还是“现状”?.png
除非我们知道现状,否则,我们也无法知道以后将走向哪里。不理解现状、不清楚现状的成因,改变就无从谈起。抬头看清愿景后,我们还是要返回原地,思考如何做出改变。
如何展示信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8921/8c932580f619e71d.png)
这就是视觉化思考精要图,有了它,对于任何一个想法,我们都可以很轻松的画出40多张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