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资治通鉴演义》之四、窟不在多,有用就行——逃跑的艺术

《资治通鉴演义》之四、窟不在多,有用就行——逃跑的艺术

作者: 蛋糕店老板 | 来源:发表于2018-05-04 16:51 被阅读14次

    大家应该都知道三十六计的最后一计吧?

    对了——走为上计!打不过,我跑还不行吗?可是啊,你得知道,这跑也是一门艺术。跑得好不仅不是失败,反而是一种胜利,因为能够保存有生力量,将来还可以回过头来继续打击敌人,二战时,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就是典型的战例吗?可是要是跑得不好呢,轻则落下个“转进如风”的把柄招人耻笑,重则小命不保,呜呼哀哉。看看大顺皇帝李自成的结局,这个道理也就更加清楚了。

    那逃跑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呢?

    说起来,关键还在于有明确的目标!

    逃跑最忌犹疑,东游西逛,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一来虚耗实力,二来容易落入陷阱,所以啊,逃跑要想跑得好,明确目标少不了,最好还有根据地,潇洒飘逸乐逍遥!乐逍遥!(请自行脑补快板节奏,此处应有掌声。)

    啰嗦了这么多,终于该入正题了。(哎呀,累死我了。。。)

    话说那个重口味的赵襄子在拒绝了智伯的割地要求之后,就遭到了人家的军事打击,抵挡不住,只好逃跑,这时候他有三个可以选择的目的地:长治、邯郸和晋阳(就是今天的太原)。

    长治的特点是城墙厚实完整,便于防御;邯郸的特点是存粮很多,便于固守;而晋阳呢,是他老爹赵简子给他留下的,而且临死之前还嘱咐他,要是有朝一日需要逃跑,不要犹豫,马上往晋阳跑!

    赵简子是个厉害角色,这个在他选择继承人这件事上就看出来了,那么为什么他这么属意晋阳这个地方呢?说起来还是因为一个臣子,这个臣子就是尹铎。尹铎据说是黄帝的后裔,当然这个只是传说。总之当年赵简子派尹铎去治理晋阳时,尹铎问了一个问题:“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就是说,您让我去治理晋阳,您是打算把晋阳作为一个抽丝剥茧收取赋税之地呢,还是一个将来可以作为保护自己的屏障之地呢?简子想了想,收税的地方已经不少了,可是保障之地还没有,那就作为保障吧!于是尹铎到了晋阳之后就开始虚报户口数,当然是往少了报,这样一来,老百姓交的税额就少了,日子自然就滋润了。简子呢,自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这一晃就是很多年。

    现在,简子的儿子襄子面临生死存亡了,选择这里就成为了必然。那么城坚、粮足就不值得考虑吗?这一点襄子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说:城池坚固,那是老百姓拼死力建造的;粮食很多,那是搜刮民脂民膏夺来的。现在,还想让人家陪着你去死,怎么可能呢?所以,我们还是往晋阳跑吧!毕竟这些年尹铎在当地对老百姓是不错的。

    不得不承认,襄子是继承了他父亲简子的头脑的,《资治通鉴》里在说到智伯围攻晋阳时是这样说的:“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就是说还有不到一米大水就淹没城市了,锅灶早已沉入水中,连蝌蚪都变成了青蛙,可是老百姓依然没有反叛的意思。正是因为有这样坚强的百姓的支持,襄子的抵抗才有意义,也才能够成就自己最后的“重口味”的嗜好。

    看来啊,治理百姓,关键还是要“爱民”,否则即使你有再强的“实力”,当你面临危难时,又有什么用呢?看看被吊死的萨达姆,表面看来有多么强大,可是一旦有事,结果又该当如何呢?

    说到这里,不知道诸位看明白没有,其实,您是不用逃跑的,毕竟您要是对别人好一点,大家都会维护你;反过来,即使你跑到天边也没有什么用处。可是啊,老话说这前有车,后有辙;圣经里说太阳底下,无有新事;说评书的单田芳大师说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该犯的错误依然会有很多人会犯,不信?

    张果老骑驴看唱本——咱还是走着瞧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演义》之四、窟不在多,有用就行——逃跑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zd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