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无界,其不拘泥于特定的设计范畴,在艺术与烟火气之间,化育着天地人合式的通感。删繁就简的方式,所呈现的不仅是独立的匠人精神,还有对产品的敬畏。
无论是日本的建筑还是物品,都在最大化地追求意境,去除无关紧要的杂念,专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比起北欧的简洁,日式的简洁更强调意义的存在。万事都要寻求其最根本的意义,接近事物的本质。
超越浓墨重彩与繁复的装饰,返璞归真,简单得体,这才是美的最高境界,正所谓简单就是美。少用色——有节制地、优雅地用色,画面会更清爽,更美。
大多数人都想要更多,因为大家都觉得越多就越安全。 因此产品通常会被强加许多其他功能。
前田发现:“从欲望的角度来说,你想要更多;但是从每天使用的角度来说,你想要更少。”
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也许是不理性的,但长期来讲,消费者最终是理性的,他不会再购买这些附加功能没有用处的产品,除非这个产品的主要功能做的非常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消费市场是否追求简洁朴素的问题,其实就是追求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问题。
“满足人们欲望的80%即可。”
“人始终有两种欲望:向前走、不断获得的欲望和控制自己、把自己拉回来的欲望,我觉得如果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获得的愉悦感会比不断地追逐获得的更多。”
当下社会,物质丰沛、欲望充盈,往往人们想要的东西比正好的东西要多。
八分目原则产生的设计不是为了无线扩大用户的欲望,恰恰相反,而是通过产品控制客户的欲望。所以,做所有的东西要把握一个度,产品不能做太满,剩下的量是靠用户填补,这种模糊留给客户想象和创意空间,最后产生完整故事,到达所谓极致。
极简背后可以有无限隐藏的复杂,无限的内涵,隐藏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减少各种损耗,如硬件资源的损耗、注意力的损耗、界面空间的损耗等,从而给予用户更多的便利。
eg:360浏览器人性化隐藏设计,总是在你需要时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上,不需要则自动隐藏起来,省去了我们右击寻找功能的麻烦,均不失为一个个小小的惊喜。
争取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你保持正确的方向。
“快速响应”驱动下,妥协和让步只会让我们钟爱的产品变得越来越令人厌恶。“瞬间响应”更容易创造出成果的经典产品、延长生命周期,并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从人性本身出发,追本溯源,反思常识,去寻找产品背后最符合人性规律的部分,然后用直接不造作的方式来实现它,这是简洁产品创新的真谛,也是“少即是多”的本质。
其实市场是很大的,客户的需求也多种多样,如“性能”、“豪华”、“性价比”、“经济”等,我们不可能每一样都去满足他们,做好简单的自己才是真正的个性化。
在特劳特的定位法则中,并不是创造出新的、不同的东西,而是改变人们头脑里早已存在的东西,把那些早已存在的联系重新建立秩序连接到一起,提升信息的提取效率,从而帮助消费者思考,让消费者更快速地记住品牌的属性,然后在发生某种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想起其大脑中已有的品牌记忆,快速做出决策。
有效的沟通方式其实并不需要很复杂,但一定是有温度、有亲和力、充分表达企业价值观的。
关于经营创新的原点,什么是你该做的?
解决自己的问题后,在真正需要的人群中开拓出巨大的市场。这就是你该做的。
经营转化效率提升,必定从专注而来。为摸索经营最佳方式付出时间,初期投入与回报也许不成正比,但随着经营中学习认知增多,效率也会愈高。
基业长期思考的是如何让企业长久地存活下去,并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持续盈利。抛弃了做大做强的想法,从经营理念上会有完全不同的视角。
把企业做小、做满、做笨,并不是说要企业不发展,而是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会专注,只有专注,才能更专业;只有专业化,才能精细化,越专业,资源越容易集中,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化效应越容易形成,人有我优的优势才能凸显。
精力有限,简洁的前提是利用有限的资源,来产生最大的价值,最酷的人不是放纵自己,而是约束自己。最酷的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些凡是向多种业务扩张,同时又在吃老本行的企业,总是对“多元化”开绿灯,绩效总是最好,发展却是最不持久的一个。业务外包可以使企业资源集中配置到核心业务上,增强核心业务的竞争能力,利用别人的专长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而自身只专注于优势核心功能或业务,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U盘式生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生活的本质在于获得更多乐趣,生命的质量在于对生活的各种体验,当然很多体验需要物质的支持,但如果过分追求物质,就变得本末倒置。
《瓦尔登湖》中: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
“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免得到了临死时,才发现我根本没有生活过。”在梭罗眼里,生活是这样可爱,根除一切非生活的东西,他把生命的精髓都领悟到了。
《传习录》中: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扎特伯格:“我真想要自己的生活更简单,所以我除了去想我的工作之外,尽量让其他需要决定的事情越少越好。我尽量不做任何对于社会毫无贡献的决定。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消耗能量,会令我感觉到自己没有在工作。只有提供最高的服务,将十亿以上的人联系起来,才是我应该做的事。“
极简主义,推崇更好地利用物,为生活本身服务。关注生活本身,抵制物的异化,物品必须是简洁的精品。 极简生活,是开放的、自由的。它提倡适当的物质追求,只是比较简单化,是一种遵从内心的声音,不忌讳,有梦想,奋力追求。
极简者喜欢更健康、简单、规律的生活方式,懂得珍惜可贵的真实情感。他们通常持之以恒地早睡早起,懂得享受清晨第一缕阳光,经常性锻炼,周期性素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愿意花费时间和朋友、邻居、家人踏青出游,品茶赏花等。
未来生活及工作方式的必然趋势应该是:简洁、专注、高效、理性、秩序、平和。
Just do it!
第一:精简你的欲望。过多的欲望,让我们迷失自我,尘封心灵,疲惫不停。只有控制欲望,让真正的需求浮出水面,人生才简单、快乐。
第二:学会专注。一种人生的真相是: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有时,仅仅一种而已。而所谓积极的、清醒的人生,无非就是找到那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 它提倡在精神上学会专注,找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保持学习,为爱好而工作生活,减少不必要的干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最想要达成的欲望上,用一生做好一件自己最想做的事。“一群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从现在起,了解、选择、专注于1~3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吧!充分学习、提高,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一切都不会晚。
第三,剔除冗余。
第四,改变复杂的生活习惯。
1、简洁生活。不囤积,超过一年的、便宜货、次品丢弃;整合、精简杂乱无章的电源线、充电设备;精简出门行头,“身手钥纸钱”;少吃含添加剂食品,喝白开水,不喝碳酸饮料;穿着简洁不花哨,有自己穿衣风格品味。
2、筛选、删除信息,不流连。信息表达尽可能精炼,简单、直接、清楚。
3、放弃无效社交。大部分社交皆是无用,提升自己的能力、实力、智商、情商是最好的社交手段。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就等于打造人脉(如果人脉真像他们说得那么重要的话,,,),这规律也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极致高效的生活。心力分散在太多事情,降低效率、徒增烦恼。需要清除一切分散注意力、产生压力的想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专注的事情上。学会时间规划与时间管理,及时清理电子邮件,及时回复即时消息,每天做一些基本数据总结。不要让他们堆积起来。多事项进行时,学会做图表控制事项安排。适当放空自己。
忠于本心的禅修,才能将一切都回归简单。
向外寻求,是因未获得自我的觉悟,只如佣工一般,数别家珍宝,于自身毫无益处。
“本来无一物”为境界之上乘,“万虑皆空”为至德,无(无妄想)念(念真如)为宗。本是空寂、圆明、清净、秒密的实相无相。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境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此,关照世间森罗万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自然而然,无需矫饰,无需掩藏,舒展本来面目,是最动人的风景。
“空”即万物在永恒变化,要求人们应该达到一种无我境界;亦即“不空”,无我精神做事业,普度众生。摆脱一切羁绊心灵的因素,成为纯洁灵魂拥有者,方能“无我”。
无论是我们做人还是做产品,都应秉持“静心”、“无我”的禅宗思想去实现。真正放下所有,回归最真始的自我,这也是极简主义的核心。
禅修的自我管理并不是在“改变”上,而是一种过滤器,将人性中不好的因素过滤掉,从而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
禅即心性,用心去生活。以内用心、不来不去,明心见性、本自具足。
(附一波沙漏美图,嘻嘻)
![](https://img.haomeiwen.com/i8766786/814903744f7bdbb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8766786/e6b5e9c572eef7e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8766786/d36cdd35d79b1e0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