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的缝隙(22)包拯当“三司使”全国最高财政长官,欧阳修为什么

历史的缝隙(22)包拯当“三司使”全国最高财政长官,欧阳修为什么

作者: 小黄杨树 | 来源:发表于2023-10-15 00:34 被阅读0次

          大家知道,欧阳修是个直言敢谏之人。他大骂高司谏“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他反对宰相吕夷简、夏竦,但这些人都是“小人”,是“大奸”。然而,包拯却是个有名的“清官”,人送外号“包青天”,欧阳修却上书反对他当“三司使”,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情发生在嘉祐四年(1059)三月。刚刚担任三司使不久的宋祁被撤换下来,由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的包拯接任三司使。三司使掌管全国的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是中央最高财政长官,号称“计相”,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委员、财政部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官职。按理说,包拯升此要职,作为他的同僚欧阳修应该祝贺才是。可是,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却上书反对,并建议让包拯改任其他职务,以保全包拯的名节。

          那么,欧阳修为什么会认为包拯担任三司使就会有损他的“名节”呢?

            欧阳修用两个词来说明他投反对票的原因:一个是“蹊田夺牛”,另一个是“整冠纳履”。

            蹊田夺牛,出自《左传·宣公十一年》:“抑人亦有言曰:‘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翻译过来就是,有一个人牵牛踩踏了人家田地里的秧苗,这是有罪的。可是,田主人却把人家的牛牵走了,据为己有,这也是有点过分了。

            整冠纳履,出自《北史·袁聿修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又见于郭茂倩《乐府诗集·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在瓜地里不要提鞋,在李子树下不要抬手整理帽子,为了避嫌。

          通过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包拯一是把人家的“牛”牵走了, 另一个原因是他犯了“瓜田李下”的错误。

          这到底又是为哪般呢?

            原来,包拯在台谏的位子上时,曾经亲自到中书省指责宰相,说三司使张方平有过失,可是宰相却包庇他,没有早点罢免张方平。于是,包拯的手下也开始交章论列,说张方平的不是,最终张方平被免去了三司使的职务。接替张方平的是宋祁。可是,包拯同样不满,又故伎重演,上章弹奏宋祁的过失,包拯的手下为了迎合上司,也纷纷上书附议,结果,宋祁的三司使坐椅还未坐热,就被罢免了。

          朝廷一看,两任三司使都被包拯弹劾,没有合适的人选了,那就你上吧。于是,一纸诏书任命包拯为三司使,接替宋祁。本来,欧阳修想包拯一定会避嫌,拒绝接受这一任命。可是,没想到包拯并不推辞,接到命令立即就答应了。

            这不是“蹊田夺牛”吗?这不是“瓜田李下”吗?欧阳修认为,包拯当初上书反对前两任三司使,是出于公心,但是,一旦他接替了三司使的职位,就会让人怀疑他的“初心”,这样一来就会损害那些正直的谏官的声誉,也会给他自己带来名节上的损伤。

            所以,欧阳修上书坚决反对包拯任三司使。可以看出,这既是维护王权的需要,也是对包拯的保护,使他免于“蹊田夺牛”的恶名,避免瓜田纳履、李下正冠的嫌疑。

            不仅如此,欧阳修还直言不讳地指出包拯“学问不深,思虑不熟,处之乖当”。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欧阳修性格中自负的一面,更见其一以贯之的直言敢谏、不循私情的作风。同时也启示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要把握好分寸,切不可做那种“蹊田夺牛”的事情。当然,事有可为不可为,要有所避讳,防止给自己的名声带来污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的缝隙(22)包拯当“三司使”全国最高财政长官,欧阳修为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qtidtx.html